成功打造好一個讓團隊感覺安全、平靜的環境,是否就以足夠?當然不是。接下來,我們來談談人的管理 — 如何讓團隊把事情做好。
回顧我一開始對於「管理」的定義 —「長期能透過一群人達成目標。」作為一個管理者,到底我們如何要推動團隊,讓他們把事情做好?
管理大師,前 Intel 的 CEO Andy Grove 在他撰寫的「管理聖經」 High Output Management 中,有個很特別的想法:如果我們反過來思考,那又是什麼阻礙團隊完成任務的 (What gets in the way of good work)?
在書中,Andy Grove 認為只有兩個理由:
聽起來好像太簡單,但如果我們仔細想想,不管個人的狀況與原因是多複雜,最後的確可以分成這兩大類別。當然,要判斷是哪一個狀況其實很不容易,這部分我後面的篇章會提到。現在就針對這兩個可能性,我們來做更深入的討論。
當員工因為「不知道」而無法完成任務時,其實也可以再細分成幾個狀況:
我發現很多管理,在指派任務時,並沒有花足夠的時間去細心評估,以及與員工討論其實他/她是否有足夠的能力與經驗去完成任務,又或者任務內容與他的能力是否符合。這個狀況在越是個人能力越好的主管,越是常見。他們一般都會仔細去思考任務內容,甚至規劃如果是自己來做的話,會是如何執行。但
作為一個管理者,針對前兩個狀況,其實選擇只有 A)投入需要的培訓與時間,讓員工學習、B)換人。這兩個都不是很容易的選擇。但從我的觀察,第三種情況發生的機率其實比我們想像中高。很多時候客戶、老闆、主管以為已經把任務清楚交付了,但團隊的理解可能差非常遠。
給一個較極端的例子:在美國亞馬遜(Amazon)早期,CEO Jeff Bezos 要在 Amazon 的網站上加上消費者對書的評價。當時 Amazon 的員工覺得很困惑,有業務甚至提出抗議:「我們是買書的網站,如果能讓消費者提供評價,而評價不好,不久影響書的銷量嗎?」
當時 Jeff Bezos 的回答是:「我們的是以營收模式是賣書沒錯,但我們的生意是『讓消費者做最好的購買決定(we are in the business of helping our customers make the best purchase decision)。』」如果不是因為這次的衝突,可能這個相對隱晦的目標永遠不會被溝通清楚。而當釐清目標之後,團隊對公司策略、產品規劃等都有更明確的方向。
這也是我過去分享過,使用「故事」把任務的目的、意義、與背景脈絡交代清楚,團隊才知道這條船要去哪裡。
ALPHA Camp 今年快速成長。雖然我們在職缺、招募、到員工 onboard 時都不斷溝通工作內容。但我們後來發現,偶然也有團隊把自己在公司的角色定位錯誤。幸好我們都會固定的討論,所以才能及時觀察的出來,並馬上修正。
所以下次你指派團隊任務時,先想想,自己是否有什麼考量沒有溝通清楚?更重要是要要求團隊,用他們的說法將任務描述一次給你聽。你就能知道中間是否有什麼落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