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團隊中,最好的組合不一定是一群聰明人聚在一起,那有些必要的 dirty work 就沒人要做,反而是充滿了形形色色個性的團隊,更能夠在各種情境下互相 cover,而存活下來。
然而,愈是多元的成員個性,就愈要花更多時間逐一了解,才能更有效地溝通與合作。
其實識人/讀人這個議題,只要是人際間的互動就會有,也就是了解周遭朋友的個性、行為模式:
誰喜歡驚喜?
誰討厭遲到?
誰遇到壓力就暴走?
誰熱切參與聚會?
看起來似乎很單純,但當情境轉換到職場,就會多了許多變數:
甚至就算都沒有上述問題,光是好好「閱讀一個人」,這件事本身就不容易,你有多了解你的團隊成員呢?
例如 MBTI、DISC 等,很多講究科學與證據的工程師或許會嗤之以鼻,覺得人不能被這麼粗暴劃分成 16 種甚至只有 4 種。
但務必注意使用情境,這種個性測試最適合的情境,是用在剛認識一個人的起點,在我們對這個成員完全陌生的情況下,即便只知道他的 DISC 是貓頭鷹類型,也足夠提醒我們多用「數據佐證」來跟他溝通,有效的機率會比畫「夢想藍圖」來得高。
之前帶我的主管曾要求團隊成員,每個人要寫一個「我的使用說明書」,裡面包括一些背景、教育、工作經歷和興趣,甚至還有一個主題是「如何與我溝通」。
這樣的方式至少能夠從團隊成員自己的角度出發,了解他是怎麼看待自己的。
內向型的成員更適合使用這樣的策略,能夠避免他們不願在眾目睽睽之下揭露自己,透過一定程度的隱私,反而能夠讓他們更開放談談自己。
也稱作 360 度的評估,不過這比較偏考評時的說法,如果是單純要了解某個成員,問問與他合作過的同事,從第三個人的角度來看待。
直接觀察團隊成員是「怎麼工作的」,通常這個策略是最準的,因為一天工作八小時,很難不表現出自己真正的樣子
例如,一位成員每天都會列出詳細的任務清單,而另一位則可能較少使用這種方法,更多地依賴即興的工作方式。
例如,有些人更傾向先用訊息問過,非必要不會面對面。
例如,面對緊急問題時,有人保持冷靜,有人撒手不管,有人表現出情緒反應。
例如,一位成員可能希望在獨立的辦公室工作,而另一位成員可能更喜歡開放式工作空間。
例如,一位成員可能在短時間內完成多個任務,而另一位成員可能會更仔細地檢查每個細節。
我還是 IC 時,團隊中有一位與我個性全然相反的 A 同事,我的個性比較偏嚴謹、按照體制走,所以反過來 A 同事就是相當奔放,很有自己的想法,經常神來一筆(無論好的壞的)。
因此當時的我就是盡可能地,能少跟他講話就少講話,能不合作就不合作,能離多遠就多遠。
但前陣子轉職為主管後,總不可能主管跟成員完全零交集,所以我幾乎是硬著頭皮跟 A 同事討論,隨著頻率愈來愈高,我才慢慢能夠理解 A 同事的思路,並且理解他的個性雖然與我不同,但也正是因為如此,很多我不擅長的任務就能夠委由他負責,才漸漸感受到,自己以前看到的都太表淺了。
讀人/識人是個長期的課題,沒有讀不懂的人,如果讀不懂,那就再讀一遍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