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聽人說升了官就換了腦袋、做事方式不一樣,這不是沒原因的,因為立場不同會看到不同的考量點。
PM身為團隊的決策者,事事考慮到各方人馬的境遇,才能做出最佳雙贏的論斷。
客戶的無理刁鑽不一定是天性,很可能是建立在他人的被迫施壓之下,例如長官政績壓力。
客戶或長官提出需求,無論是否契約範疇內,PM應先了解衍生出需求的「根本原因」,知道事情原委的全貌,才能以IT管理的專業提出恰當解法。
有個經典舉例:
客戶跟你說他需要一匹馬,PM直接給一匹馬是不明智的,PM應該先了解客戶為什麼需要一匹馬,如果客戶說是為了從台北移動到台中,預算充足的情況下PM提供一張高鐵票才是有效率的方案,也能由此體現出PM的專業性。
PM常接觸的團隊夥伴包含了「分析師、工程師、行政、客服、PM助理」等等,有時盲區會是在外和客戶打了一架有定論,忘了考慮打完架的定論會怎麼影響到夥伴們,回辦公室還要再打一架。
客戶提出意見、覺得建置一個線上客服報修功能很不錯,PM聽了認同這樣客戶跟自己可以少為報修蒐集問題煩惱,腦袋一熱簽了契約變更、安排下個月儘速上線。
遺漏思考下列出發點,就會造成剛才說還要再打一架的狀況:
1.「行政」有空於時限內協助用印、處理契約變更的文件嗎?
2.「分析師」訪談、繪製雛型的時間充足嗎?有沒有可能功能和既有架構衝突?
2.「工程師」開發時程足夠嗎?下個月之前的工時可能都滿了。
3.「客服」有人力在功能上線後,支援處理線上報修的問題嗎?
4.如果今天有位「PM助理」一同參與專案,前述夥伴們的抱怨矛頭會一起指向他。
團隊夥伴和PM同在一艘船上,為了讓船能夠航行更遠更給力,凡事務必從團隊夥伴們的角度出發思考,若夥伴們怨聲載道,只靠船長PM一人可能會沈船。
PM平時就應該多傾聽團隊夥伴們的心聲,跨部門合作有摩擦很常見,磨合過後能就事論事吵完架還是好朋友,如此的團隊情誼會堅韌持久的。
對內之所以特別拆成2段來說明,是因為PM可能挺習慣「橫向跨部門」合作,卻不一定能夠「縱向跨層級」理解與自己不同層級同仁的想法。
一整年辛辛苦苦結果老闆加薪少、主管刁難要求改好多次申請單、PM助理老是辦不好交代的事情,類似場景或許有經驗的PM都不陌生。
解鈴還需繫鈴人,PM所遭遇的一切,大多需要PM自行解套。
我認為「表現、交流」經營PM在別人眼中的觀感,對PM來說是很重要的技能。
埋頭苦幹也必須讓老闆知道PM為了公司的長期規劃、商譽等做出了可量化或質化的貢獻。
PM眼裡的主管刁難,放下敵意先請教清楚為何申請單被改來改去,可能會發現主管是為了拯救PM,申請單內容調整後、未來有問題被追究的可能性就降低了。
PM助理無法達成任務,會不會是PM姿態高高在上有距離感,交派工作內容不清楚或是PM助理不懂卻害怕提問。
不同的事情從不同人眼裡,需要顧慮的原因有很多種,問題說出來溝通才能有效解決。
下次遇到新人或年長前輩的合作矛盾時,不妨想想如果今天自己是對方的角色,可能會有什麼窘境,同理之後再合作會順暢許多。
即使無法順利合作,也能因為認知到「人與人不可能一樣」這點,盡量放下衝突後的負面情緒,放下負能量也是放過PM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