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先來總結一下前幾篇文章的核心重點:
但如果要爭取的目標是付費資源的話,那這樣通常是不夠的。
首先,我們先來簡單介紹一下什麼是資源平衡,其實它的概念很像把蹺蹺板保持平衡:
也因此公司的資源本就會分配不均,因為資源平等並不能達成最大效益,不然,難不成所有工讀生或資深人員使用到的工具都要完全一樣嗎?根據工讀生、資深人員的需求而提供能滿足他們需求的工具,這樣應該才是最合理的資源分配。
但也因此造成付費資源很難爭取,因為資源的合適度太依人而定的了,以我個人而言,在no-code/low-code的狀況下,2019版的Microsoft功能已確時無法滿足我現在的文書需求了,而就Coding而言,與Windows或Linux相比,IOS應該仍有一段差距,但也存在著全都使用Mac來Coding的軟體團隊。
如果今天這個人員離職了,那資源是否會被閒置而後直接被遺棄,這是公司購入資源前會擔心的。
假設今天公司的設備都是使用Windows系統,那即便僅適用於Linux的資源CP值再怎麼高、功能再怎麼適合,公司通常也不會買單。換言之,當在挑選付費AI工具時,若公司都使用Microsoft系統,那在設備(如:電腦、網速、網路穩定度...等)可支援的狀況下,「Capilot比Gemini更合適」將會更有說服力。
考量資源時應圍繞著[人(使用者)],而爭取付費資源時則要確認[不可撼動的因素]是否能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