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深前端工程師小美,正在闡述她建議採用的新技術框架,這個框架能大幅提升使用者體驗的流暢度。然而,話音剛落,後端技術主管阿傑立刻打斷了她。
「我完全無法同意妳的方案。」阿傑的語氣斬釘截鐵,雙手抱胸,「這個框架太新了,團隊沒有人熟悉,導入的學習成本和潛在風險都太高。我們應該用我們熟悉的、更穩定的舊方案。」
小美的臉色瞬間漲紅,聲量也跟著提高:「但舊方案的效能瓶頸很明顯!我們上次就是因為這樣被客訴,難道要再重蹈覆轍一次嗎?你這是在因循守舊!」
「妳說誰因循守舊?」阿傑也站了起來,「妳這是為了炫技,完全不考慮專案的穩定性和時程!妳負得起延誤的責任嗎?」
會議室的空氣彷彿凝固了,原本的技術討論瞬間升級為充滿火藥味的人身攻擊。你看著眼前這兩位平時都很專業的王牌大將,此刻卻像兩個在戰場上互擲泥巴的士兵,而其他團隊成員則像一群無助的村民,低著頭,假裝在看筆記,希望戰火不要波及到自己。
作為 PM,你感覺自己像一個被丟到戰場中央、卻只配發了一頂頭盔的戰地記者,除了紀錄下雙方的砲火,完全不知道該如何阻止這場即將失控的戰爭。
如果你的團隊也常常陷入這種「對人不對事」的焦土戰爭,那麼你們正集體罹患「建設性衝突免疫不全」。
這個病症的根源,在於團隊混淆了兩種本質上截然不同的衝突:
許多團隊因為害怕衝突,而追求一種虛假的「和諧」,壓抑所有不同意見,這會導致平庸的決策。但更糟的是,有些團隊不懂得如何進行健康的辯論,導致每一次意見不合,都演變成一場傷害團隊信任的內戰。
所以身為 PM 的你就需要挺身而出,帶著理性與同理心介入衝突、建立對話的橋樑,才能把團隊從互相攻擊的漩渦中拉回正軌。
這份處方,將先指導你如何識別衝突類型,並在不同類型下提供給你對應的戰術。
在介入之前,你必須先判斷眼前的戰爭,究竟是哪一種類型。
識別出類型後,你就可以對症下藥。
你的目標是引導團隊基於數據和共同目標來做決策。
你的目標是引導團隊建立清晰的遊戲規則。
你的目標是立刻止血,避免戰火擴大。這種衝突絕對不能在公開場合處理。
人都是有脾氣的,難免不小心也就成為了衝突的其中一方,那麼以下處方請牢記在心!
當你感覺到自己血壓升高、聲量變大時,請立刻在心中默念:「我的目標是解決問題,不是證明我對。」深呼吸,給自己一個生理上的暫停。
這是避免戰火升級的黃金準則,用你開頭的句子很容易帶出負面情緒感。
錯誤示範:「你的評估完全不合理!」(指責)
正確示範:「對於這個評估,我有些不太理解的地方,可以請你多解釋一下你的考量嗎?」(表達困惑)
錯誤示範:「你這樣做會讓專案延誤!」(控訴)
正確示範:「我擔心如果這樣做,可能會對我們原訂的時程帶來風險。」(表達擔憂)
在滔滔不絕地闡述你的觀點前,先試著用自己的話,複述一次對方的觀點,並向他確認。
你可以說:「阿傑,我確認一下我的理解是否正確:你主要的擔憂是,導入新框架的學習成本和未知風險,可能會影響我們最重要的『準時上線』這個目標,是嗎?」
通常當對方感覺到「你真的有在聽」時,他的防禦心會大幅降低,這才為有建設性的對話,打開了一扇門。
在專案管理的叢林裡,完全沒有聲音,往往比炮火連天更危險。一片寂靜,可能代表團隊為了和諧而放棄了思考,最終只會產出平庸的結果。
一個健康的團隊必然會有衝突;而一個專業的 PM,從不害怕衝突。
你的價值並不是要創造一個一團和氣的無菌室,而是你能否像一個戰地指揮官,將看似混亂的衝突能量,引導到最有價值的地方,讓每一次的意見交鋒,都能成為團隊淬煉出最佳決策。
身處吵起來的會議室 belike
Stand down! Go back !
OK, Good :)
ps. 以防有人不知道這個梗放個出處 ヽ(・×・´)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