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第十章:辦公室裡的幽靈:組織的歷史如何塑造現在
副標題:《心理動力學理論 (Psychodynamic Theory)》
在《綠洲計畫》的第十三章,艾佛勒遇到了一個奇怪的現象:每當有人提議要建立「技術文件」制度時,團隊,特別是資深員工,就會表現出非理性的、極其強烈的抗拒。這種反應的強度,遠遠超出了對一個普通流程的正常討論。他們給出的理由(如「浪費時間」、「代碼即文檔」)雖然聽起來有些道理,但卻無法完全解釋那種近乎「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情緒反應。
艾佛勒意識到,這背後一定有更深層次的原因,一個僅靠邏輯和理性無法觸及的原因。他像一位組織的考古學家,開始挖掘團隊的歷史,最終發現了那個名叫「高德」的、早已離職但陰魂不散的「幽靈」。在這裡,艾佛勒運用的,是組織發展中最深刻、也最具挑戰性的視角之一——心理動力學理論 (Psychodynamic Theory)。
心理動力學的鼻祖,無疑是精神分析之父西格蒙德·佛洛伊德 (Sigmund Freud)。佛洛伊德的核心貢獻之一,就是揭示了「無意識 (The Unconscious)」的存在。他認為,人類的行為在很大程度上,是被那些我們自己都無法察覺的、被壓抑的慾望、恐懼和童年經歷所驅動的。
在佛洛伊德之後,許多學者將這一視角從個體,擴展到了群體和組織。其中,英國的塔維斯托克診所 (Tavistock Clinic) 在這方面做出了開創性的貢獻,其代表人物包括我們之前提過的威爾弗雷德·比昂。
他們認為,組織和個人一樣,也擁有一個「集體無意識 (Collective Unconscious)」。組織的歷史、創始人的個性和未被解決的衝突,會像「幽靈」一樣,沉澱在組織的文化和流程中,持續地、隱蔽地影響著現有成員的行為模式,即使事件的親歷者大多已經離開。
當我們用心理動力學的視角來審視一個組織時,我們關注的不再是那些看得見的、理性的部分(如組織架構圖、戰略規劃),而是那些水面之下的、非理性的暗流。
組織的歷史活在當下: 過去從未真正過去。組織創立時的艱難、某次重大的成功或失敗、一次痛苦的裁員、一位極具個人魅力的創始人……這些重大的歷史事件,會形成組織的「核心敘事」和「文化基因」,塑造出不成文的「禁忌」和「規則」。
核心焦慮 (Core Anxiety): 每個組織,在它的「無意識」中,都存在著一種或幾種核心的、根本性的焦慮。比如,一家初創公司可能的核心焦慮是「生存焦慮」;而一家成熟的、官僚化的公司,其核心焦慮可能是「失控焦慮」。這種核心焦慮,會極大地影響組織的決策風格和行為模式。
防禦機制 (Defense Mechanisms): 為了應對這些核心焦慮,組織會像個人一樣,發展出一系列集體的「防禦機制」。比如:
否認 (Denial): 「我們公司沒有任何問題。」
分裂 (Splitting): 將世界簡單地劃分為「好的」(我們自己)和「壞的」(競爭對手、其他部門),無法容忍模糊和複雜性。
理想化與貶低 (Idealization & Devaluation): 過度地美化某位領導者或某段歷史,同時又極力地貶低和排斥任何不同的聲音。
移情與投射 (Transference & Projection): 員工會不自覺地將過去與權威人物(如父母、老師)的關係模式,「移情」到現在的領導者身上。同時,也會將自己內心的某些特質,「投射」到他人或別的部門身上。
在第十三章的干預,是心理動力學方法的一次演示。
對「非理性」保持敏感: 當他觀察到團隊對「技術文件」的反應強度,與事件本身不成比例時,他的「顧問直覺」立刻就響起了警報。他沒有將這種反應簡單地視為「不合作」,而是將其當作一個需要深入探究的「線索」。
扮演「組織考古學家」: 他沒有直接在團隊中質詢,那樣可能會激起更強的防禦。他選擇了更迂迴、更安全的方式——通過訪談老員工,去「挖掘」歷史。他讓歷史自己說話。
將「幽靈」請到陽光下: 他最大的貢獻,是設計了一場特別的工作坊,讓「高德的幽靈」這個話題,可以被安全地、公開地討論。他明白,對抗無意識的最好方法,就是將其「意識化」。當一個被壓抑的創傷可以被言說、被傾聽、被共同哀悼時,它就開始失去了對人們的操控力量。
幫助團隊進行「分離」(Separation): 在工作坊中,他引導團隊將「過去的創傷性體驗」(被高德微觀管理和羞辱)與「『文件化』這件事本身的功能和價值」,清晰地分開來看待。這個「分離」的過程,是療癒的關鍵。它讓團隊終於能夠跳出創傷的循環,以一種成熟的、理性的姿態,去重新評估和建設他們需要的知識管理體系。
心理動力學的干預需要深厚的專業訓練,但你可以在團隊中,培養對「歷史」的敏感性。
練習一:「團隊歷史時間線」: 在一次團隊建設活動中,和你的團隊一起,在一張巨大的紙上,畫出團隊(或公司)的歷史時間線。標記出那些重要的、所有人都記得的事件:里程碑式的成功、痛苦的失敗、關鍵人員的加入與離開。然後,討論一下:這些事件,是如何影響我們今天的行事風格和團隊氛圍的?
練習二:「禁忌話題」探討: 匿名地讓團隊成員寫下:「在我們團隊中,有哪些話題是大家心照不宣,但從來不敢公開討論的?」收集起來後,可以由一位引導者,將這些「主題」念出來,然後討論:「為什麼討論這些話題,會讓我們感到不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