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邦幫忙

2025 iThome 鐵人賽

DAY 7
1

在上一篇文章 靈感有效整合才關鍵:新的腦力激盪工作流實戰 (上) 中,我們介紹了全新的腦力激盪工作流,著重於靈感探索與發散階段,並說明如何運用 AI 組建智能團隊,結合特定的腦力激盪框架來激發多元想法。延續上篇,本篇文章則是聚焦於如何將這些發散出的靈感點子進行有系統的整理,協助 PM 更高效地篩選與整合潛在可行的解決方案,讓創意落地。

三、點子整理階段

當你使用上一篇文章的 prompt 技巧,發散取得由不同角色提出的好點子之後,問題來了:這些成堆的好想法要怎麼整理?這時候 ChatGPT 可以幫你把散狀一個個點子歸納成幾個大方向,甚至直接生成 Trade-off 表。

這裡有一個技巧介紹給大家:刻意要求 AI 進行「慢思考」。如此一來就能有效降低幻覺與腦補的風險,並促使 AI 深入推理。當 AI 慢下來時,更有可能依照我們的期待,一步一步地執行,真實模擬人類腦力激盪與推論整合的過程:

接下來不要求快,請你一步一步慢思考,並嚴格依序進行:
Step 1. 將以下點子們依 KJ 法分組,歸納成 3-5 個大方向
Step 2. 對 Step 1 的結果一一進行點評
Step 3. 做一張利弊權橫總表,列出每個方案的優點與缺點,還有商業模式機會點

##點子們##
//貼上所有點子描述,是圖也可以,現在的 ChatGPT 已是原生多模態

只需短暫的時間,我們就能獲得經過 KJ 法分類的成果。如此一來,PM 不必再逐一手動整理,而是可以直接透過結構化的 prompt,讓強大的思考工具自動完成歸納分類的工作:

https://ithelp.ithome.com.tw/upload/images/20250910/20105528LdX1QRmkR7.png

https://ithelp.ithome.com.tw/upload/images/20250910/20105528zVuZ8cPr7W.png

額外 Bonus:ChatGPT 的深度思考功能對免費用戶有額度限制,但只要在 prompt 上強調「一步一步來、慢慢思考」,就有很大的機會能以語意引導 AI,達到分階段推理的效果,甚至不會消耗到額外的免費額度!
(噓…這件事只有你知、我知,獨眼龍還不知)

四、收斂決策階段(篩選階段)

當你有了幾個主要方向,下一步就是收斂。這裡要避免「靠 HIPPO 一句話決定」,而是建立透明的評估準則。

HiPPO = Highest Paid Person’s Opinion (白話文:在場薪水最高的人意見,通常指老闆)

你是一位有多次創業成功、豐富的創業家,請依據以下評估標準,幫我對每個方案進行 1–10 分的打分,
並輸出成表格,最後提供總體排序建議。

評估標準:
1. 成本
2. 技術可行性
3. 使用者價值
4. 潛在風險
5. 獨特性
6. 商業護城河
//這裡可以再加你團隊或公司重視的東西

想要提醒大家,用這個方法 AI 的打分不代表決策,而是給 PM 一個更有依據的起點參考,最終決策還是需要由人來把關。

阿姨我不想努力了??
誒!!永遠不要放棄思考嘿~~~

五、視覺化呈現(Whimsical)

最後一步是把整理好的內容視覺化,方便團隊討論。

傳統方式是由 PM 或設計師自己操作 Whimsical (或 Miro),把 ChatGPT 的輸出手動整理成心智圖,這樣雖然有安全感,但會需要花一些時間輸入及做編輯。

新的方式,其實我們可以直接叫用 Whimsical GPTs,把資料丟給它,由 Whimsical 引擎自動生成心智圖檔案,一鍵完成「從想法到視覺化」:

Step 1. 使用 「ChatGPT 裡名為 Whimiscal 的 GPTs」

Step 2. 確定是在此 GPTs 的對話中之後,就可以撰寫簡單的提示詞:

請將以下資料整理後,畫出心智圖

"""
//貼上資料
"""

Step 3. 這樣,你就能在 workshop 前,先準備好一張乾淨的結構圖,讓會議直接切入重點。

https://ithelp.ithome.com.tw/upload/images/20250910/20105528YqM9GROOps.png

進階用法:AI + AI 的腦暴對話

除了「人 + AI」,還有更進階的玩法:讓兩個 AI 彼此對話,模擬真實情境下討論者「yes, and…」的腦力激盪現場。

做法很簡單:設定兩個能對話的 AI,分別賦予不同角色,讓它們彼此討論,直到碰撞出新的想法。最後由 PM (人) 進場判斷、收斂。

這種方式特別適合 需要智囊團 的場合,例如內容企劃團隊、跨領域的服務設計專案。AI 可以模擬製作人、行銷、財務、粉絲代表的對話,快速呈現多角度的觀點並互相開展「自主」對話。

這個看似開腦洞的奇杷方法,好處如下:

  • 就算團隊人力有限,也能模擬多方意見。
  • 輸出是一份「對話式的腦暴紀錄」,更貼近真實討論氛圍。
  • PM 只需要在最後階段做判斷,效率更高。

連出張嘴都不用了,直接在旁邊看好戲,多棒

願你我從此靈感產出及整理效率暴棚

人智協作的三個層次,我認為是:

https://ithelp.ithome.com.tw/upload/images/20250910/20105528YvQjmmGFQp.png

Level 1. 單人 + AI:PM 自己先用 ChatGPT 腦暴,再用 Whimsical 視覺化。

Level 2. 多人 + AI:團隊各自先跑 ChatGPT,再把結果整合到 Whimsical。

Level 3. AI + AI + 人(進階實驗版):AI 與 AI 先對話腦暴,PM 最後進來做決策。

希望這個方式能幫助你快速補課不熟的領域、進而發散探索、形成方案,並有效率地收斂,讓你的團隊更容易進入創意源源不絕的理想狀態。

以上,就是我目前模索出來的「腦力激盪新工作流」,與各位好朋友分享!


上一篇
Day6. 靈感有效整合才會有用:新的腦力激盪工作流實戰 (上)
系列文
重構工作流-在 AI 的夾擊下,泛 PM 職能應該如何生存並且持續提升管理力7
圖片
  熱門推薦
圖片
{{ item.channelVendor }} | {{ item.webinarstarted }} |
{{ formatDate(item.duration) }}
直播中

尚未有邦友留言

立即登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