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回我們已經能用 AI 抽取出不同角色關心的重點,像是「主管在乎什麼、工程師在乎什麼、客戶又在乎什麼」。但這樣的產出,終究還只是文字,屬於不具視覺說服力的基礎食材。
真正要上戰場的場合,需要的並不是一份 Word 文件,而是會議室裡的投影片。於是你還是得花時間排版 PPT,或求助於設計師鄰兵,然後祈禱她今天心情好願意幫你。
另外,PM 的角色常常凡事都得事必躬親:
如果只用同一份簡報,就想「一稿多用」,結果就是誰都不滿意:老闆嫌你沒講到重點,工程師覺得你只會空話,客戶則是一頭霧水你來幹嘛。
就算你平常都吃乖乖,認真地分頭製作三份簡報,但只要核心的 PRD 文件一改動,這三份投影片就得全部重做。多少個夜晚,就這樣在反覆修訂中,只有星星知我心的辛酸旋律。
這篇文章要解決的,就是如何善用 Gamma 這個工具,將我們前一篇辛苦整理出的各角色關心重點,從同一份核心文件「延展」出多份「不同側重」的簡報。如此一來,無論在任何會議現場,都能安心地精準表達主訴。
一句話說明就是:它是自動排版的簡報生成器,把條列文字直接轉成投影片。
我曾深度使用過不同的簡報工具,發現它們雖然有類似的地方,但彼此有細微的差別:
第一次用 Gamma 的感覺,很像是突然有一位貼心的帥哥設計師 (我絕對不是在說我自己),幫你把散落一地的便利貼想法減起來並排整好、歸納成一頁頁投影片,還自動幫你換了專業的模板。當然,它不會取代你的判斷,但至少省下大量格式調整這種又無聊、又耗時的工作。
整理一下,Gamma 的特色是:
和前幾篇文章我們提到的幾個工具,在這個新工作流中的分工不同:
換句話來比喻:前面三個主廚合作出來的東西,就像是廚房裡的純淨好食材,而 Gamma ,就是能幫你實作好擺盤的菜,讓你好上桌。
最近迷上 Disney Plus 的大熊餐廳,結果什麼都用廚房來比喻 (不過這部片是真的好看,大推推)
概念說明完畢,接下來就帶大家實際走一遍新的工作流程。
在把資料丟給 Gamma 之前,先用 ChatGPT 拉出三個版本:主管、工程師、客戶 (詳細方法於 <一份核心,三個變體:NotebookLM × ChatGPT × Perplexity 的表達力工作流>)。
這很關鍵,因為如果直接丟整份 PRD 給Gamma,它只會生出乍看不錯的「混搭簡報」,看起來頁數很多,卻沒有對到觀眾關心的點。 (aka. 聽君一席話,嗯…如聽一席話)
這些 Prompt 並不難,因為現在的 ChatGPT 已經具備高度智慧,前篇有說明過,像這樣下指示就可以了:
把產出的不同側重的簡報大綱貼進 Gamma,就像餵它一份食材清單。
設定頁數範圍也很重要:
Gamma 生成的簡報通常已有七、八十分,但還需要你動手調整:
必要時刪掉頁數,或把一頁內容拆成兩頁,避免資訊密度過高。
插入圖表或圖片,讓抽象的 KPI 和技術需求變得更直覺好聯想。
這一步有點像是把半成品料理「擺盤 + 加調味」,讓它真正準備好能上桌。
最後就是輸出了:
延續「導入 SSO 帳號單一簽入」的案例,我將示範如何轉換成三份不同角色的投影片大綱,餵給 Gamma 讓它來擺盤。
Prompt 範例
請根據以下大綱生成一份「導入 SSO 專案報告及請求」(8頁)。
對象是我方高層主管,訴求是請求批准。
內容聚焦 KPI、商業影響、決策需求,去除技術細節。
##投影片結構##
封面:導入 SSO 專案報告及請求
目標與 KPI:
- 登入相關客服工單下降 30%
- 首登時間縮短至 <30 秒
- 留存率提升 10%
商業影響:
- 客服成本每年節省 15 萬
- 註冊完成率與首購轉化率提升
- 合規風險降低(標準 OAuth2 流程)
進度與里程碑:
- Q3 完成 Google / Apple SSO 導入
- 試點階段:2 週內 1,000 用戶
風險與對策:
- 技術相容性(Apple ID)→ 測試計劃中
- 開發人力不足 → 需額外支援 2 人
決策清單:
- 是否批准額外人力
- 是否核准預算 50 萬
生成後的畫面大概會是:大字 KPI,三個亮點數字清楚列出,幾張簡單的時間軸、要點羅列等等,最後一頁則是「決策請求」。這就是主管要的:快速理解,快速決策。
Prompt 範例
請根據以下大綱生成一份「導入 SSO 需求說明」(18 頁),
對象是我方要實作的工程師們,內容聚焦技術架構、模組拆解、驗收標準。
##投影片結構##
封面:導入 SSO 需求說明(工程師簡報)
系統架構圖:
- OAuth2 串接(Google / Apple)
- 舊帳號與新帳號綁定流程
- Token 管理與刷新策略
模組拆解:
- 登入頁面前端調整
- 後端驗證 API
- 帳號合併模組
- 錯誤處理模組
驗收標準:
- 成功率 ≥ 99%
- P95 登入時間 ≤ 3 秒
- 異常流程覆蓋率 ≥ 95%
技術風險:
- Apple ID 相容性
- Token 重放攻擊
- 多設備登入同步
非功能性需求:
- 資安(OAuth2 標準、隱私條款)
- 效能(同時並發 10k 用戶)
- 可維護性(模組化程式碼)
簡報生成後,通常在「頁面」層級上已經清楚拆分出系統架構和模組內容。不過,由於 Gamma 尚未支援精確流程圖繪製,這些架構圖和模組圖仍需自行補充(例如利用 Whimsical 重新繪製更精確的圖表)。即便如此,這樣的初步成果已經大幅節省了我們的時間。
要提醒的是,對工程師而言,簡報的華麗外觀並不是重點,真正重要的是內容能夠對應到 Jira ticket 的需求來源,方便他們實際執行。
Prompt 範例
請根據以下大綱生成一份「導入 SSO 專案提案簡報」(12 頁):
對象是客戶,內容聚焦痛點、方案價值、導入計畫。
##投影片結構##
封面:導入 SSO 專案提案簡報 + 偉哉甲方爸爸股份有限公司
客戶痛點:
- 用戶常忘記密碼 → 首登流程超過 2 分鐘
- 客服處理重設密碼 → 成本高、等待時間長
- 首次轉化率偏低
解決方案(SSO:Google / Apple):
- 一鍵登入,免記密碼
- 舊有會員自動綁定,避免重複帳號
- 符合隱私與合規要求
價值主張:
- 客服工單下降 30%
- 首登時間縮短至 30 秒
- 留存率、轉化率提升
成功案例(同業參考):
- A 金融導入後:客服量下降 25%
- B 電商導入後:註冊完成率提升 18%
導入計畫:
- 2 週 PoC 試點:1,000 用戶
- 評估指標:客服量變化、登入成功率
- 成功後全面導入
使用 Gamma 生成的客戶版簡報,看起來就像專業顧問公司出的 Pitch Deck:一開始先把痛點放大,接著馬上亮出方案和價值主張,再補上同業案例,最後給出導入計畫。這樣的結構,客戶聽起來更容易點頭。
最後,我把這些容易忽略小心法和技巧,整理方便你參考使用:
我們先前整理出的各角色關注重點,其實就像是備妥的食材,而學會如何指揮 Gamma 這位副廚,才能讓這些材料變身為不同側重、精美擺盤的簡報。如此一來,PM 不再只是 PPT 的苦力,而是能設計出有說服力簡報的規劃者。
我們的價值,不在於花多少時間在排版,而在於能否精準地「把對的內容,給對的人,並讓他真正買單」。
依照Rson的方法及步驟,實際使用Gamma產出簡報,效果很棒,直接在Gamma上也很容易編輯,圖片也可以依需求請Gamma直接調整,真是太棒了!
唯一的問題是不夠錢錢訂閱,啊不對,這是我的問題,不是 Gamma 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