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邦幫忙

2025 iThome 鐵人賽

DAY 4
0
IT 管理

AI賦能PM實戰手冊:打造高效智能產品工作流系列 第 4

Day4:點子製造機:與 AI 進行高效腦力激盪

  • 分享至 

  • xImage
  •  
In 極限開發辦公室...

主管:一周後要開一個產品會議,針對現有產品做新功能,Moon 你準備一下!

從工作中茫然抬頭的 Moon 內心湧現出OS:腦袋一片空白,而且我最不擅長發想東西了,該怎麼辦啊?(攤手)

黛西:那不然就來個腦力激盪吧!

一起和黛西回到現場~

不曉得你是否也曾身處這樣的會議中:白板一片空白,團隊成員們面面相覷,咖啡已經續了好幾杯,但靈感就像斷了線的網路,怎麼樣都連不上。會議主持人拼命的鼓勵大家發言:「大家還有沒有其他想法?」換來的卻是一片沉默。

這也是在產品發想階段最常遇到的痛點:缺乏靈感、腦力激盪點子枯竭、用戶情境難以具體化,最後集體陷入思維誤區。我們知道要創新,卻不知道從何下手。但如果,團隊裡多了一位知識淵博而且創意無限的夥伴呢?

以往,我們可能會透過心智圖、發散性思考等方式來腦力激盪,但現在 AI 能夠快速處理大量資訊,從不同角度生成不同的提問與解決方案,幫助我們突破單一維度的思考,達到「拓展創意思維邊界」的目標。

腦力激盪方法

  1. 傳統腦力激盪

這是最廣為人知的方法。在討論過程中,不評斷任何點子,鼓勵參與者自由發言,並從別人的點子中激發新的想法。

優點: 操作簡單,能快速收集大量想法。
缺點: 如果團隊成員個性較內向,可能會難以發言;且容易受權威人物的影響,使討論走向單一方向。

  1. 心智圖

心智圖是一種視覺化的思考工具,可以幫助我們將想法組織起來。首先,將核心概念寫在中心,然後從中心向外發散,用分支連結相關的子概念和關鍵字。

優點: 能清晰地呈現想法之間的關係,幫助梳理複雜的思緒。
缺點: 不適合大型團隊協作,通常更適用於個人或小組思考。

⚡範例
https://ithelp.ithome.com.tw/upload/images/20250918/20178805KsQ2DUcE1Q.png

  1. SCAMPER 法

SCAMPER 是一種引導式提問法,透過七個問題來激發創意:

💡S ubstitute(替代):可以用什麼來替代?
💡C ombine(結合):可以和什麼結合?
💡A dapt(適應):可以怎麼調整?
💡M agnify/Modify(放大/修改):可以增加或修改什麼?
💡P ut to another use(轉用):還能用在哪裡?
💡E liminate(刪除):可以移除什麼?
💡R everse/Rearrange(反轉/重排):可以反過來做嗎?

優點: 有提供具體的思考框架,適合在點子發想遇到瓶頸時使用。
缺點: 需要對產品或問題有基本了解,才能有效地運用。

⚡範例
https://ithelp.ithome.com.tw/upload/images/20250918/20178805Q19P4c7BRt.png

  1. How Might We (HMW) 提問法
    HMW 是一種以使用者為中心的問題發想方法。將使用者痛點轉化為開放性的「我們如何」提問,例如「我們如何讓通勤者更輕鬆地學英文?」

優點: 將問題轉為機會,鼓勵團隊從不同角度思考解決方案。
缺點: 如果問題設定得太寬泛或太狹隘,可能無法有效引導後續討論。

如何開始:

📍痛點描述: 從一個明確的使用者痛點或需求出發。
📍使用者情境: 描述目標使用者的具體情境。
📍目標: 你希望透過 AI 達到什麼樣的發想成果。

⚡範例一
例如: 「我是一位產品經理,正在為一款線上學習 App 發想新功能。我們的核心問題是:如何讓使用者更願意在通勤時間學習? 請為我發想出 10 個與此問題相關的『How Might We』提問,並為每個提問提出 3 個可能的解決方案。請從以下角度發想:娛樂化、社群互動、獎勵機制。」

⚡範例二
https://ithelp.ithome.com.tw/upload/images/20250918/20178805vIjaIq3QZN.png

有了這些發散的問題,可以進一步要求 AI 針對其中幾個感興趣的 HMW,繼續腦力激盪出初步的解決方案,讓我們的想法瞬間變得豐富起來。

  1. Crazy 8

這是一種在設計衝刺(Design Sprint)中常用的方法,讓參與者在 8 分鐘內,快速在紙上畫出 8 個不同的點子草圖。

優點: 強調快速產出,逼迫參與者突破慣性思維,專注於想法而非細節。
缺點: 適合發想視覺或介面點子,較不適合發想複雜的商業模式或策略。

  1. 故事版

故事版是將使用者旅程視覺化。透過一系列圖片和簡短的文字,來描繪使用者如何與產品互動,以及在過程中會經歷什麼感受。

優點: 能幫助團隊成員對使用者情境產生共鳴,更全面地理解產品的價值。
缺點: 需要投入較多時間與精力,適合在發想後期進行,以驗證想法的可行性。

⚡範例
https://ithelp.ithome.com.tw/upload/images/20250918/20178805DNjjNmMOxQ.png

黛西建議:實際上在應用上的腦力激盪方法有非常多種,大家都可以不同方法搭配不同的大型語言模型對話來提供我們不同的思路和方向,在進行團隊的腦力激盪前,若是可以各個角度來先來場自己和 AI 間的腦力激盪,相信一定會在團隊會議上帶來不一樣的火花!但是也要注意,對於 AI 產的內容不要完全相信和接收,在使用的過程中,我們也要同步有判斷資訊正確與否的能力,避免被 AI 的幻覺所影響。

上一篇
Day3:AI 對話師:我的第一個 AI 助手 - 與大型語言模型的對話
系列文
AI賦能PM實戰手冊:打造高效智能產品工作流4
圖片
  熱門推薦
圖片
{{ item.channelVendor }} | {{ item.webinarstarted }} |
{{ formatDate(item.duration) }}
直播中

尚未有邦友留言

立即登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