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才聊到「整體口味」的兩極評價,今天換個方向,把 spotlight 打在「環境氛圍」!對我來說,吃火鍋不只是吃飽,更是一場聚會或放鬆的時光。想像一下,如果空間太擁擠、吵雜,或者動線不流暢,一定會讓人心情大扣分;但要是環境舒適、乾淨明亮,就能讓食材的美味和服務的小細節被放大,整體體驗大加分。也因為這樣,我在觀察馬辣時,把「環境氛圍」列為表單中的四大面向之一。
從部落格和網路評論來看,馬辣的用餐空間座位不少、整體感覺很寬敞,但每個人的實際感受可能會不太一樣。我整理了一些我重視的觀察點:
整體來說,我對環境的重視度極高,舒適、整潔且動線順暢的空間,能讓用餐體驗直接加分;這一點和服務、口味一樣,都是我評估火鍋店的重要指標。即便食材新鮮、服務友善,如果環境不佳,整體印象仍可能大打折扣,所以環境氛圍對我來說是不可或缺的一環。
我整理了近半年來的五則評論,並放進Google Sheets,用六個欄位(日期、店家名稱、星等、評論內容、關鍵詞、評價類型)分類,不只方便後續做「價格&CP值」分析,也能更完整地呈現環境與服務、口味之間的關聯。
此圖為Google Sheets整理畫面(資料來源:Google Maps)。
小提醒:完整整理的評論表格將於鐵人賽最後一天公開,今天文章中只展示「環境氛圍」主題的示意。
從整理結果來看,相比 DAY2 的「服務」和 DAY3 的「整體口味」,談到「環境氛圍」的評論數量其實少了很多,這種差異還蠻令我意外的。而且值得一提的是,整理出來的評論大多都是正面的。或許對多數顧客來說,食材新鮮度和服務態度才是決定回訪的關鍵,至於環境氛圍,只要不踩雷(例如太吵、太髒),就不會成為被拿來大書特書的重點。
不過我覺得這反而凸顯了環境的重要性:它就像是背景音樂,存在感雖然低,但一旦失衡,就會瞬間影響體驗。某種程度上,環境是一種「潛在的加分或扣分因子」,默默塑造著整體印象。
接下來的 Day5,我會進一步聚焦在「價格&CP值」這個面向。畢竟吃到飽火鍋最直接的衡量方式,就是——這個價位,值不值得?那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