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時間成本與自動化思維
在這幾天討論中,我們知道「行政流程」與「學員管理」往往是最大的隱形成本。
每天花在報名確認、付款追蹤、課程提醒、回饋整理上的時間,
對於教練或教育工作者而言,可能高達數小時甚至更多。
而這些工作既繁瑣又容易出錯,讓學員體驗下降,
資料也分散在不同系統,無法有效利用。
這一週,我們透過六天的學習,逐步認識以下核心問題:
圖1:時間黑洞 vs 自動化流程對比圖
傳統手動流程(每日約 3 小時)
後果:
自動化流程(每日約 30 分鐘)
價值:
今天,我們將整合這些學習,建立系統化思維,並為第二階段「流程設計與 MVP 實作」邁進。
在任何自動化專案中,第一步就是把問題具體化。透過我們的潛水課程案例,可以看到三大問題:
報名與付款資料分散
課程提醒與回饋流程繁瑣
行銷與活動缺乏精準分眾
資料是自動化的核心資產。沒有完整且結構化的資料,任何自動化都是空談。
小練習
圖2:學員報名到課程回饋的自動化觸發流程
說明:
衡量自動化的價值,一個簡單方法是量化時間成本。
範例計算
小遊戲
表1:每日流程耗時比較(手動 vs 自動化)
流程步驟 | 手動耗時 | 自動化耗時 |
---|---|---|
報名確認 | 2 小時 | 10 分鐘 |
課前提醒 | 0.5 小時 | 5 分鐘 |
課後回饋整理 | 0.5 小時 | 5 分鐘 |
每日總耗時 | 3 小時 | 20 分鐘 |
每週總耗時 | 15 小時 | 約 1.5 小時 |
每月總耗時 | 40–45 小時 | 約 6–7 小時 |
說明:
回顧前六天的 MVP 範例,我們用 n8n 串接 Google Sheet、LINE、Calendar 打造自動化 CRM 流程:
學員報名
│
▼
[LINE / Google Form]
│ (自動寫入)
▼
[報名名單庫 Google Sheet / CRM]
│
├──► 自動寄送報名確認訊息 (Email / LINE)
│
├──► 自動建立課程行事曆 (Google Calendar)
│
▼
付款確認 (Webhook)
│
├──► 自動更新付款狀態
│
▼
課前提醒 (LINE Bot)
│
▼
課程開始
│
▼
課後回饋
│
├──► 自動寄出問卷
│
└──► CRM 自動更新 + 行銷分眾分析
圖3:MVP 流程圖
要讓自動化更有價值,必須量化每個流程步驟的耗時與自動化潛力。
步驟示範
表2:各流程耗時與自動化可行性
流程步驟 | 人工耗時 | 自動化可行性 | 節省時間估算 |
---|---|---|---|
報名確認 | 120 分鐘 | 高 | 110 分鐘 |
付款追蹤 | 60 分鐘 | 高 | 55 分鐘 |
課前提醒 | 30 分鐘 | 高 | 25 分鐘 |
課後回饋整理 | 30 分鐘 | 中 | 20 分鐘 |
行銷分眾 | 45 分鐘 | 中 | 30 分鐘 |
說明:
我們一起實作流程量化與自動化想像
表3:自動化想像
流程步驟 | 人工耗時 | 自動化方式 | 節省時間估算 | 學員體驗改善 |
---|---|---|---|---|
報名確認 | n8n + Google Sheet | |||
付款追蹤 | 金流 Webhook | |||
課前提醒 | LINE Bot + AI訊息生成 | |||
課後回饋整理 | 自動問卷 + AI分析 |
說明:
第一週學習重點:
圖4:第一週系統化思維
說明:
到這裡,你已經完成第一週的問題覺察與系統化思維建構。
接下來,第二階段將從「流程設計與 MVP 實作」開始:
【我的小murmur】
保存你的流程量化表格,並帶著自動化想像進入 Day 8,開始實作你的 MVP!
【秘密小樹洞】
想偷偷告訴我你最頭痛的工作流程、AI、自動化問題嗎?
點這個小樹洞分享,我會給你免費資源或可實作解法
→樹洞問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