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邦幫忙

2025 iThome 鐵人賽

DAY 7
0
佛心分享-SideProject30

《韌性生活指南:用科技打造更堅韌的日常》系列 第 7

Day 7|情境案例:從天災到戰災,韌性生活的雙重入口

  • 分享至 

  • xImage
  •  

「災難隨時可能打斷日常的安穩祥和。」

在 Day 6,我們談到使用者研究,理解「誰」會使用平台。
今天,我們要把「誰」帶進「什麼情境」:因為只有把人放進真實的生活片段,我們才會知道,哪些物資、哪些功能,才是真正不可或缺的

而這裡有一個現實:

  • 天災(地震、颱風、停電)是大家熟悉的情境入口
  • 戰災(空襲、撤離、長期庇護)則是更沉重卻必須正視的核心挑戰

所以,我將以天災為入口,再逐步延伸到戰災的深層準備


天災情境:讓大眾更容易代入

情境一:地震來襲 🌏

午夜,房屋劇烈搖晃,停電、電梯卡住。

  • 立即需求: 手電筒、鞋子、哨子
  • 延伸需求: 行動電源、乾糧、水

情境二:颱風與豪雨 🌧️

外頭風雨交加,窗戶作響,低窪區開始積水。

  • 立即需求: 膠帶、防水袋、手電筒
  • 延伸需求: 飲用水、即食罐頭

情境三:大規模停電 🔦

整個都市陷入黑暗,冰箱與電子支付無法使用。

  • 立即需求: 行動電源、照明設備
  • 延伸需求: 現金、不需冷藏的食物

這些案例能讓使用者先理解:避難包不是高深知識,而是生活細節的保障


戰災情境:延伸天災邏輯,應對更嚴峻的中斷

情境四:空襲避難 ✈️

警報響起,必須迅速進入防空避難所。

  • 立即需求: 口罩、防塵布、手電筒
  • 延伸需求: 行動電源、能量棒、水壺
  • 加值需求: 耳塞或耳罩,降低恐慌

情境五:物資短缺與長期斷電 🍱

補給鏈斷裂,超市、電力與支付系統全面停擺。

  • 立即需求: 不需冷藏的高熱量食物、卡式爐與瓦斯罐
  • 延伸需求: 濾水片、太陽能充電板

情境六:撤離與遷徙 🧳

局勢惡化,必須帶著家人撤離甚至跨國逃難。

  • 立即需求: 護照、身分證影本、防水背包
  • 延伸需求: 保暖衣物、簡易睡袋

可以發現:戰災準備的基礎,其實延續天災邏輯,只是需要更長期、更全面的規劃

平台應用:天災入口,戰災核心

在平台設計上,這些情境將會成為:

  • 情境模組: 使用者選擇「地震、颱風、戰災」等場景,系統輸出不同清單
  • 規則庫基礎: 依據「家庭人數、年齡層、寵物」自動加權不同物資
  • 教育橋樑: 先以天災情境讓大眾理解準備的重要,再引導到戰災的深層思考

首頁標語會是:

「從地震、颱風到戰爭衝突——你的韌性生活指南」


韌性的雙重面向

天災讓我們體驗「日常中斷的短暫不便」,
戰災則提醒我們「長期失序下的持續生存」。

韌性生活指南的價值,在於把這兩個面向整合起來——
讓民眾從熟悉的天災入口出發,逐步理解並接受戰災的核心挑戰。

下一篇(Day 8),我將從這些情境延伸到**「需求分析」**:如何把物資區分為「必須品」與「選配品」,並建立平台的基準清單。


上一篇
Day 6|使用者研究:單人、家庭與特殊需求族群
下一篇
Day 8|基準清單萃取:全民安全指引 × 東京防災
系列文
《韌性生活指南:用科技打造更堅韌的日常》10
圖片
  熱門推薦
圖片
{{ item.channelVendor }} | {{ item.webinarstarted }} |
{{ formatDate(item.duration) }}
直播中

尚未有邦友留言

立即登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