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邦幫忙

2025 iThome 鐵人賽

DAY 9
0
佛心分享-SideProject30

《韌性生活指南:用科技打造更堅韌的日常》系列 第 9

Day 9|功能優先順序(MVP):先做什麼,先不做什麼?

  • 分享至 

  • xImage
  •  

「不是所有好點子都該一次到位,重點是,什麼能最先產生價值?」

在前八天,我們談過了痛點、價值觀、情境案例,甚至也從各種官方指引與東京防災中萃取出物資基準。
但當清單與想法越來越多,下一個現實問題出現了:要先做什麼,先不做什麼?


為什麼需要「功能優先順序」?

產品開發裡最常掉進的陷阱,就是「想做的太多」。
對防災平台來說,當我把腦中想像的功能列出來時,會有:

  • 個人化清單產生器
  • 電商 API 自動比價
  • 情境模擬(例如地震斷電一週)
  • 多語系支援(繁體中文、日語、英語)
  • 韌性日常任務提醒
  • 社群分享與交流功能

這些功能聽起來都很棒,但若每個都要同時做,不僅難度高,開發速度也會被拖垮。
所以,功能排序成了必要的決策。


MVP 定義:最小可行產品

MVP(Minimum Viable Product)的核心精神是:

用最少的功能,驗證最重要的價值。

對這個專案來說,最核心的價值是—— 幫使用者快速得到一份「因人而異」的防災物資清單。

因此,MVP 的功能必須集中在:
1.輸入個人基本條件 (人數、年齡層、是否有寵物、住宅型態)
2.產生對應的防災物資清單
3.標示必備vs選配 (降低認知負擔,避免資訊過載)

只要能完成這三件事,專案的價值就能被感受到。


先做什麼?

  • 清單推薦引擎: 結合全民安全指引×東京防災,輸入條件就能得到清單
  • 簡單介面: 用網頁表單即可,使用者只需要填幾個欄位
  • 行動導向設計: 輸出結果一目瞭然,甚至能直接下載或儲存

這些功能完成後,就能回答最重要的問題:

「這個平台,能不能幫我快速知道我要準備什麼?」


先不做什麼?

  • 電商比價與API串接: 雖然很吸引人,但屬於第二階段的加值功能
  • 社群分享機制: 要顧及使用者隱私與額外維護成本,暫時延後
  • 多語系支援: 優先鎖定華語使用者,等平台成形再擴充
  • 長期任務追蹤: 提醒機制固然重要,但不影響第一時間的清單價值

把這些先放下,不代表它們不重要,而是要先確保專案能「站起來」。


小結

功能優先順序,是幫助專案 聚焦在核心價值 的過程。
在這個階段,我們選擇的MVP不是華麗的系統,而是一個能快速幫助人們產出專屬防災清單 的小工具。
因為,只有當人真的感受到**「啊!我今天知道該準備什麼了」**,這個專案才算真正開始發揮影響力。

明天(Day 10),我會把這個MVP的概念,實際轉換成「使用者旅程」:
從輸入到得到清單,完整走一遍,看看這個產品該如何陪伴使用者。


上一篇
Day 8|基準清單萃取:全民安全指引 × 東京防災
系列文
《韌性生活指南:用科技打造更堅韌的日常》9
圖片
  熱門推薦
圖片
{{ item.channelVendor }} | {{ item.webinarstarted }} |
{{ formatDate(item.duration) }}
直播中

尚未有邦友留言

立即登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