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九點半,阿偉的手機震了一下。
是小 P 的訊息:「阿偉,我們需要一個即時預警功能,讓使用者一登入後台就能看到系統目前是否有延遲。老闆很重視使用者體驗,越快越好,你先做看看。」
阿偉盯著這段話,升起了一種熟悉的煩躁感。
現在小P又來了。模糊不清的需求、緊迫的時程、還有那句該死的你先做看看。
阿偉在我對面坐下來,這次除了看起來疲憊之外,還多了一點無奈。
「我知道該怎麼做。」他說,「用你之前教我的方法,問他 Why、What、How much,然後用文字留底。」
我等他繼續說。
「但我突然覺得...」他停頓了一下,「如果每次都要這樣,好像很累。我要一直當那個『提醒大家釐清需求』的人、一直寫那種 email,感覺好像在扮演什麼角色。」
他搔搔頭:「而且...我不想變成那種只會用技巧防禦同事的人。我覺得我學這些溝通技巧,應該是為了保護自己有時間好好寫 code,不是為了跟 PM 吵架才對。」
「你現在遇到的,」我說,「是更難的問題。」
「什麼意思?」
「我們之前提到的,都是怎麼保護自己。」我說,「怎麼不被模糊需求拖累、怎麼不被小陳的求助綁架、怎麼不讓冒牌者症候群吞噬你。這些都是防禦。」
阿偉點點頭。
「但現在你想的是,怎麼跟小 P 合作。」我說,「這就跟之前不一樣了。防禦是為了不輸,合作是為了一起贏。」
「可是...」阿偉有點遲疑,「我要怎麼跟一個連需求都講不清楚的人合作?」
「我們先想想,小 P 為什麼要這個功能?」
「因為user抱怨系統延遲。」阿偉想了想,「他可能想用這個功能來安撫使用者,減少客服壓力。」
「你看,」我說,「你已經知道他真正的痛點了。那你覺得,他為什麼不直接跟你講這個?」
阿偉愣了一下:「因為...他可能覺得我只會寫 code,不會在意這些問題?」
「或者,」我補充,「他可能也不知道該怎麼跟你溝通這些。就像你不知道怎麼跟他溝通技術一樣。」
咖啡廳裡的音樂換成了輕柔的爵士樂,阿偉若有所思地攪著咖啡。
「你記不記得,幾個月前我們寫考績表的時候,我們發現老楊在意的跟你在意的不一樣?」
「記得。」阿偉說,「他在意的是專案交付、時程管理那些,而我比較在意的則是技術品質。」
「對。」我說,「小 P 其實也差不多。他現在壓力很大,老闆盯著使用者滿意度,客服那邊一直抱怨,他需要趕快拿出一個解決方案。」
「所以他就丟給我,叫我『先做看看』。」阿偉有點無奈。
「對啊,」我說,「但你想想,你們的最終目標其實是一樣的:讓這個產品成功,解決user的問題。只是你們關注的角度不同而已。」
「所以...」阿偉慢慢地說,「我要用他在意的語言,來跟他討論這個功能?」
「不只是討論,」我說,「是一起想辦法達成目標。」
我拿出本子,開始寫,「假設我們這樣問他…」
小 P,我想確認一下這個功能的目標。我們是要降低多少比例的客服壓力?還是要提升多少使用者滿意度?這樣我才能幫你選擇最適合的技術方案。
阿偉看著那段話,皺眉:「這樣問...會不會太撈過界了啊?我又不是 PM。」
「不會啦,我們問的都只是做開發必須要知道的資訊啊。」我說,「而且如果你不知道他的目標,你怎麼知道自己做的東西有沒有用呢?」
「還有一個更重要的。」我說,「如果我們問了小P,他卻一副腦袋空空、很茫然的樣子,就不要等他給你答案,你要給他選項。」
「什麼意思?」
「你想想看,小 P 為什麼會說『你先做看看』?」
「我不知道耶,因為他懶嗎?」
「嗯,有可能。」我點點頭,「不過,也可能是他自己也不知道要怎麼做。他只知道老闆要這個功能,但具體要做成什麼樣子,他也沒概念。」
阿偉點點頭:「對,他每次都這樣。」
「如果我們這時候還一直去追問小P他要什麼,你覺得不懂技術的小P,會拿出怎樣的東西給你?」
「嗯… 我猜,他可能會硬擠一個想像中的方案給我吧。」阿偉思考著。
「然後呢?」
「然後出來就會很天馬行空啊。」阿偉顯得有點無奈,「很多地方我跟他說技術上不可行,他還會用一種『你是不是想偷懶』的眼神看我。」
「對。」我說,「如果這時候我們可以先提供他,我們自己已經覺得可行的方案給他選的話…」
我在紙上繼續寫:
方案 A:用簡單的輪詢方式,每 5 分鐘更新一次。開發時間 2 天,伺服器負擔小,但使用者看到的資訊可能還是會有一點延遲。
方案 B:用 WebSocket 做即時推播。開發時間 5 天,需要額外的伺服器資源,但使用者體驗最好。
我接著說,「然後你再問他…」
考量到我們現在的時程和資源,你覺得哪個方案比較符合目標?
「這樣一來,小P就不需要勉強自己在腦中擠一堆亂七八糟的想法給你、你也不用被他那些天馬行空給拉著到處亂跑了。」
阿偉看著那兩個方案,眼睛亮了起來。
「這樣... 不懂技術的小P,也能理解不同選擇的代價了。」
「對。」我說,「而且你會發現,當你給他選項的時候,他就不會說『你先做看看』了。因為他就會了解,不同的選擇會帶來的結果也會是不一樣的。」
阿偉拿起手機,看了看小 P 的訊息,又放下。
「我還是有點怕耶。」他抬起頭看著我,「我從來沒想過,有一天要用一種...合作的心情跟 PM 工作。」
「以前呢?」
「以前就是,他說什麼我就做什麼。」阿偉說,「或是想辦法保護自己不要被搞。」
「現在不一樣了。」我說。
「對,現在感覺...」他想了想,「感覺我開始主動參與了。不只是寫 code,還可以一起想辦法。」
他打開手機,開始打字。不是回 Line,而是寫 email。
他寫了目標確認、簡單的風險分析,還有兩個技術方案,對使用者體驗的影響…等等。
最後他加了一句:「這兩個方案我都能做,但考量到我們的目標和資源,建議您評估後再決定。我隨時可以配合討論。」
他看著那封 email,手指停在送出鍵上。
「試試看吧。」他說,更像是在對自己說。
按下送出。
「送了。」他把手機放下,「希望不要搞砸。」
他喝完最後一口咖啡,看起來輕鬆了一些。
「如果這次能成功,」他說,「也許以後小 P 就不會再跟我說『你先做看看』了。」
「也許吧。至少你不會再聽到這句就開始焦慮啦。」
阿偉笑著,「對喔,我好像...比較不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