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邦幫忙

2025 iThome 鐵人賽

DAY 16
0
IT 管理

敏捷組織的五項修練系列 第 16

Day 16. 敏捷組織的五項修練:非正式交流網絡—組織的水源地

  • 分享至 

  • xImage
  •  

「來喝一杯吧!」

1. 半導體產業的秘密水源

在1960年代的加州,一個後來被稱為「矽谷」的地方,正在孕育一場即將顛覆世界的半導體革命。白天,在快捷半導體(Fairchild Semiconductor)、英特爾(Intel)等公司的實驗室裡,工程師們在商業機密的嚴格戒律下,進行著激烈的競爭。

然而,當夜幕降臨,這些白天還是對手的頂尖腦袋,卻會不約而同地聚集在附近山景城一家名為「步行者馬車輪酒吧(Walker’s Wagon Wheel)」的地方。在煙霧繚繞、啤酒杯碰撞的喧囂中,組織的界線模糊了。一個工程師可能會抱怨他在解決製程問題時遇到的瓶頸,而在吧台另一頭的、來自競爭公司的對手,可能會在敲杯交流中,隨口分享一個解決訣竅。

就在這些看似不經意的閒聊中,上演了最關鍵的創新循環:人物交流 → 知識轉移 → 創新加速。那些無法被寫入正式文件、也絕不可能出現在會議報告中的隱性知識(Tacit Knowledge),就在這裡自由地流動、碰撞,點燃了新創公司的火苗,也解決了整個產業的共同瓶頸。

這間平凡的酒吧,因此被後來的歷史學家譽為「半導體產業的水源地」。一個產業的創新動能,竟是來自於一個最非正式的交流網絡。

2.「連結」不只發生在會議室裡

Wagon Wheel 的故事,向所有現代組織提出了一個深刻的問題:「我們組織內部的『水源地』在哪裡?

許多組織在追求溝通效率時,會陷入一個誤區:過度依賴「正式會議」作為唯一的連結方式。其結果是,溝通變得越來越像一場精心編排的「角色扮演」——資訊被過濾,發言充滿防禦性,真正的想法被隱藏在制式的議程與PPT背後。這種連結是僵化的、低效的,且缺乏人性溫度的。

而非正式交流網絡,正是為組織注入生命活水的關鍵。它之所以充滿力量,是因為:

  • 極高的心理安全:在輕鬆的氛圍中,人們敢於提出半生不-熟的想法、承認自己的無知、進行真正的腦力激盪。
  • 資訊的真實性與速度:信任,讓資訊的流動繞開了層層審批的官僚體系,變得更快速、也更接近真相。
  • 跨越壁壘的連結:它能輕易地跨越部門、層級的壁壘,形成意想不到的合作,解決正式流程難以處理的「灰色地帶」問題。

一個健康的組織,都擁有一片由非正式交流所滋養的豐沃土壤。

3. 打造你組織內部的「Wagon Wheel」

「水源地」並非總是可遇不可求,它可以被有意識地、有智慧地「培育」。以下是一些具體、可操作的實踐方法,它們都是為了在組織內部,打造出一個個屬於自己的「Wagon Wheel」。

3.1. 案例:「One Cafe」- onelab 瑞嘉軟體科技

「One Cafe」是我在顧問「onelab 瑞嘉軟體科技」這家公司,內部為了解決跨部門溝通困境而湧現的一個絕佳實踐。它是一個由各團隊代表人參加,定期「一起喝一杯咖啡」的輕量交流機制。其成功的關鍵,在於它由參與者共同訂下的簡單規則:定期定時、不談八卦、自願參加。這個實踐從最初的 3 人,演化到 10多人;從一個月一次,迭代到一週一次。它完美地展示了,一個組織如何能透過一個極簡的設計,成功地在內部復刻出一個安全、真實、且持續演化的交流場域。

3.2. 其他實踐工具箱
  • 知識分享導向

    • 實踐社群 (Community of Practice, CoP):由特定專業(如前端、UX)的成員自發組成,定期分享難題與最佳實踐,形成超越部門的專業身分認同。
    • 午餐分享會 (Brown Bag Lunch):利用午餐時間,由任何人分享任何主題,將學習與社交完美結合。
    • 開放空間會議(Open Space Technology):是一種舉辦會議的方式,每個人可自由選擇有興趣的議題參與討論。以「雙腳法則」搭配四大原則:
      • Whoever comes are the right people. 出席的人就是對的人
      • Whatever happens is the only thing that could have happened. 發生什麼就是當時只能發生的事
      • When it starts is the right time. 何時開始就是對的時間
      • When it's Over, it's over. 結束的時候就結束了
  • 關係建立導向

    • 同理心步行(Empathy Walk):培養你為與你截然不同的人「留出空間」的能力,並跨越重重界限建立關係。原則:
      • 暫停評判,投入同理心傾聽
      • 站在別人的視角,放下既定的思考模式和假設
      • 練習保持靜止,以促進整個談話過程中的寬敞感
    • 隨機咖啡 (Random Coffee):透過工具隨機配對不同部門的同事,進行15分鐘的咖啡閒聊,是打破部門牆最簡單有效的方法。
    • 興趣社團 (Interest Clubs):由公司支持,員工基於共同興趣(籃球、登山、桌遊)成立社團,建立基於「人」而非「職位」的真實情誼。
  • 跨越層級導向

    • 領導者的「開放時間」(Office Hours):高階主管固定開放自己的行事曆,讓任何層級的員工都可以預約一個短暫的時段,自由地交流任何想法。

4. 領導者的角色:從「會議主席」到「水源地的守護者」

要讓非正式交流網絡得以繁榮,領導者的角色也需要發生根本性的轉變。領導者的職責,不再是設定議程、控制發言、追求結論的「會議主席」。

他們更像是一位智慧的「酒吧老闆」或「水源地的守護者」。他的工作,是創造並守護一個充滿魅力與安全的空間,讓對的人能夠在此相遇、放鬆,並讓美好的交流自然發生。這意味著領導者需要展現出「無為而治」的智慧:提供資源(一杯好咖啡)、以身作則地參與(親自來喝一杯),但絕不干預對話的內容與走向,全然地信任網絡自身的生命力。

結論

「正式與非正式網絡是連結組織的骨骼、血液與神經系統」

一個健康的敏捷組織,需要讓「正式交流網絡」與「非正式交流網絡」這兩套系統和諧共存、互補。

正式網絡 如同組織的「骨骼」,提供了必要的結構、穩定性與清晰的權責,確保了組織的基礎運作。
非正式網絡 則如同組織的「血液與神經系統」,為組織帶來了活力、養分、以及應對變化的敏感度與創新能力。

領導者的終極藝術,就在於滋養這兩股力量,讓嚴謹的「骨骼」與充滿活力的「血液」共同協作,驅動組織這一個生命體,健康、有力地前行。


上一篇
Day 15. 敏捷組織的五項修練:臣服~ 引導組織放下不再有效的模式?
系列文
敏捷組織的五項修練16
圖片
  熱門推薦
圖片
{{ item.channelVendor }} | {{ item.webinarstarted }} |
{{ formatDate(item.duration) }}
直播中

尚未有邦友留言

立即登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