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在1998年創立,原本要以數學名詞Googol為名,代表10的100次方。但是由於拼錯字而成為Google...看到什麼的未來?
還記得Google創辦時,機房裡盡是老舊且被淘汰的286、386的PC,但是二位創辦人巧妙的運用了這些老舊的機器,創造了快速的運算環境,而這樣的技術可能改變了電腦的未來。
Google的雲端服務概念可能改變了電腦的未來!
在某作業系統及主要的應用軟體在個人電腦上佔有率極高的情況下,即使免費的自由軟體也無法取代,Google只有利用非以個人電腦的加裝系統來迎戰這一個將近半世紀的高佔有率的市場,唯有採用不同的策略才可以獲勝。
如果個人電腦上只有瀏覽器或是一個簡單的連結介面,而作業系統及其應用軟體都在網路上運作,這樣才可以讓市場改觀,擺脫個人電腦上要有永遠升級不盡的軟體與硬體。
Google發揮擅長的技術,讓所有的運算都在每部電腦上分別運算,加快其運算速度與分享閒置運算資源,這樣使用者本身才可以擺脫現在的商業運作模式,每天都要擔心電腦硬體不夠新穎,無法跟上新的軟體的龐大運算資源的渴求!
所以,如果我們要擺脫現在的惡夢,唯有渴望當個人電腦只是擁有一個瀏覽器的時代來臨!
以前所謂的Web Terminal,或稱web client. Google的服務是否意味未來世界將是web terminal的數量將慢慢多起來? 就教各位賢達.
從現在的競爭策略來看,唯有Web Client才有可能脫離競爭者的數十年來的魔掌,但是個人電腦市場是一個軟體與硬體廠商共同合作與瓜分的市場,此舉是否減少許多現在的商機(電腦附加價值單純化,所以硬體設備簡化、軟體需求降低...)?
假設目前各大廠商所推出的雲端服務能夠支持商機,那麼不是沒有可能性將個人電腦降級為Web Client。所以另一方面我們可見的是電信業者積極的部屬每一種新的網路科技,企圖要擴大佔有率。
如果每一部電腦都變成Web Client,我還想到另一個問題,當網路斷線時...也就是世界末日的時刻....呵呵~
我想如果google成為另一個M$, 大家就不會這麼期待了, 如果所有的電腦都變成web client, 那應用程式就會掌控在ISP手上, 就像現在第四台一樣, 頻道業者控制一切, 我比較贊統一標準, 多元競爭, 這樣消費者才會有利, 否則只是從火坑跳糞坑, 從這個魔掌到另一魔掌
呵呵,只要是商人都有可能變成魔掌。
Google 最近瀏覽器其實也有親近大家的意思,直接開放了,假如把持住可能會發生第二個 IE 瀏覽器的狀況, Google 應該不想繼承 Microsoft 的邪惡部份吧
也許 Google 的邪惡,不在於瀏覽器上,而在於瀏覽器背後的另一種應用上綁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