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邦幫忙

第 12 屆 iThome 鐵人賽

DAY 4
1
AI & Data

輕鬆掌握 Keras 及相關應用系列 第 4

Day 04:神經網路的效能調校(Performance Tuning)

  • 分享至 

  • xImage
  •  

前言

上一篇,我們完成了手寫阿拉伯數字的辨識,但同時也留下很多的問題:

  1. 為什麼模型要設成兩層完全連接層(Dense)?
  2. 為什麼第一層完全連接層(Dense)要設為 128?
  3. activation function、優化器(optimizer)、損失函數(loss)、效能衡量指標(metrics) 要如何選擇?
  4. 為什麼使用小畫家,寫0~9實際測試,準確率好像不如測試資料那麼高? 我寫9,永遠辨識錯誤,唉 !
  5. 使用像素辨識,好像不是很高明,應該用輪廓或線條比較好吧。
  6. 如果要辨識多個數字,例如車牌,要怎麼作?
  7. 如果要辨識其他事物,怎麼作?

我們就一一來作探討,並對模型及參數作一些實驗,看看超參數(Hyperparameters)對效能的影響。

為什麼模型要設成兩層完全連接層(Dense)?

理論上,越多層表示有越多的迴歸線組合,預測應該越準確。加兩對 Dense/Dropout 實驗一下,:

# 建立模型
model = tf.keras.models.Sequential([
  tf.keras.layers.Flatten(input_shape=(28, 28)),
  tf.keras.layers.Dense(128, activation='relu'),
  tf.keras.layers.Dropout(0.2),
  
  # 加兩對 Dense/Dropout
  tf.keras.layers.Dense(64, activation='relu'),
  tf.keras.layers.Dropout(0.2),
  tf.keras.layers.Dense(16, activation='relu'),
  tf.keras.layers.Dropout(0.2),
  
  tf.keras.layers.Dense(10, activation='softmax')
])

完整程式請參考 04_01_More_Dense.ipynb。

參數總量從101,770 增加至 109,946個,結果準確率從 0.9743 增加至 0.9676,只有一點點的增加。再確認一次,改用另一個資料集 Fashion_MNIST,它包含女人10個用品如下:
https://ithelp.ithome.com.tw/upload/images/20200903/20001976eqDMeExDr8.png
圖一. Fashion MNIST 10個類別(Classes)

修改前面資料載入的程式碼如下:

# 匯入 Fashion MNIST 女人10個用品 訓練資料
(x_train, y_train),(x_test, y_test) = tf.keras.datasets.fashion_mnist.load_data()

其他程式碼均相同,完整程式請參考 04_02_More_Dense_Fashion_mnist.ipynb。結果準確率從 0.8629 增加至 0.8655,只有一點點的增加。

為什麼第一層完全連接層(Dense)要設為 128?

理論上,越多神經元表示迴歸線的特徵數越多,預測應該越準確。分別將神經元個數設為 32/128/512 :

  tf.keras.layers.Dense(32, activation='relu'),  
  
  tf.keras.layers.Dense(128, activation='relu'),
  
  tf.keras.layers.Dense(512, activation='relu'),
  

完整程式請參考 04_03_change_neural_count.ipynb。
準確率分別為 0.8534、0.8691、0.8652,有趣的事發生了,神經元個數越多,準確率並沒有越高。

為什麼執行週期(Epoch)要設為 5?

執行週期(Epoch)是指所有資料作一次正向傳導及反向傳導,理論上,執行週期(Epoch)越多次預測應該越準確。分別將epochs設為 5/10/20 :

# 訓練
history = model.fit(x_train_norm, y_train, epochs=5, validation_split=0.2)

history = model.fit(x_train_norm, y_train, epochs=10, validation_split=0.2)

history = model.fit(x_train_norm, y_train, epochs=20, validation_split=0.2)
  

完整程式請參考 04_04_change_epoch.ipynb。
準確率分別為 0.8686、0.8825、0.8851,執行週期(Epoch)越多次,準確率確實越高,但可能會造成過度擬合。

activation function、優化器(optimizer)、損失函數(loss)、效能衡量指標(metrics) 要如何選擇?

  1. activation function 有很多種,可參考【維基百科】,可參考中間的表格,包括公式及機率密度函數。早期隱藏層的activation function 大都採取 Sigmoid 函數,但近年發現使用 ReLU,效果比較好。Tensorflow 支援的activation function 可參考【這裡】。範例請參考 04_04_activation_function.ipynb,例如,sigmoid介於 (0,1),tanh介於 (-1,1),各有各的應用時機。

  2. 優化器(optimizer) 有很多種如下,可參考【這裡】

  • SGD
  • RMSprop
  • Adam
  • Adadelta
  • Adagrad
  • Adamax
  • Nadam
  • Ftrl

優化器主要是學習率(learning rate)的控制,採固定速率,優化求解的時間需時較久,如果採動態調整速率,剛開始加大學習率,等到接近最佳解時,就逐漸縮小學習率,優化求解的效率就可以提高了。另一方面,可以跳過局部最佳解(Local Minimum)或馬鞍點(Saddle Point, 如下圖),找到可能的全局最佳解(Global Minimum)。
https://ithelp.ithome.com.tw/upload/images/20200904/20001976uPqYbM9bZk.png
圖二. 馬鞍點(Saddle Point),圖形來源:『Neural Network Optimization』

一般而言,Adam 優化器可以表現得很好。『Neural Network Optimization』 有很詳細的介紹。

  1. 損失函數(loss)的介紹,可參考【這裡】
    損失函數牽涉到優化求解的收斂的效率,常用的損失函數有均方誤差(Mean Squared Erro, MSE)、交叉熵(Cross entropy),也可以自訂損失函數,這很重要,很多演算法都是自訂損失函數,產生各種耀眼的成果,例如風格轉換GAN

  2. 效能衡量指標(metrics)的介紹,可參考【這裡】。除了準確率(accuracy)外,還包括AUC、Precsion、Recall...等,可在不同的情況下選用,例如,二分類、多分類或不平衡樣本(Imbalanced data)等。

再提醒一下,可參照下圖,以上參數是優化過程所需的設定。
https://ithelp.ithome.com.tw/upload/images/20200904/20001976ZunNublAvm.png
圖三. 優化過程

效能調校(Performance Tuning)的技巧

從以上的說明,有太多參數組合可以選擇,如何找到最佳參數值? 不幸的消息是沒有準則,神經網路還是黑箱科學,只能靠經驗與實驗,上述的實驗其實不太客觀,因為載入資料及訓練時會作隨機抽樣,因此,每次執行結果都會不同,因此,正式來作的話,應該採取【交叉驗證】(K-Fold cross validation)比較客觀。

筆者因為撰稿的壓力,偷懶一下,引用【Deep Learning with TensorFlow 2 and Keras】一書的實驗。
https://ithelp.ithome.com.tw/upload/images/20200904/20001976TBtWNwju28.png
圖四. 神經元個數對準確率的影響,並不是越多越準

https://ithelp.ithome.com.tw/upload/images/20200904/20001976e5naOeg8jT.png
圖五. 學習率越大,準確率越高,對此結論存疑

https://ithelp.ithome.com.tw/upload/images/20200904/20001976JGbJM2mfAU.png
圖六. 優化器與Dropout對準確率的影響

https://ithelp.ithome.com.tw/upload/images/20200904/20001976ZVsYg9Kplp.png
圖七. Dropout比例對準確率的影響

https://ithelp.ithome.com.tw/upload/images/20200904/20001976fVMfrd2fm0.png
圖八. 批次大小(batch size)對準確率的影響

批次大小(batch size)是訓練時可設定的參數,是指訓練多少樣本更新一次權重。

# 訓練
history = model.fit(x_train_norm, y_train, epochs=5, validation_split=0.2, batch_size=800)

結論就是所有的參數並不是越大越好,當參數值過大時,準確率有可能反而下降,所以,還是要針對專案作各種的實驗才是王道。

下一篇我們將繼續作效能調校,介紹如何使用 Scikit-Learn 的 GridSearchCV 函數,找到最佳參數。

本篇範例如下,可自【這裡】下載。

  1. 04_01_More_Dense.ipynb
  2. 04_02_More_Dense_Fashion_mnist.ipynb
  3. 04_03_change_neural_count.ipynb
  4. 04_04_change_epoch.ipynb
  5. 04_05_activation_function.ipynb

上一篇
Day 03:撰寫第一支完整的 Keras 程式
下一篇
Day 05:神經網路的效能調校(續)
系列文
輕鬆掌握 Keras 及相關應用30
圖片
  直播研討會
圖片
{{ item.channelVendor }} {{ item.webinarstarted }} |
{{ formatDate(item.duration) }}
直播中

尚未有邦友留言

立即登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