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邦幫忙

第 12 屆 iThome 鐵人賽

DAY 6
2
自我挑戰組

持續 x 學習系列 第 6

Learning Cycle:目標-輸入-輸出-回饋-反思-下一步

  • 分享至 

  • xImage
  •  

今天我們來定義一下所謂的「一次學習」是什麼樣的結構,有了結構之後,才能進一步測量你的學習循環到底發生了幾次。

文中提到了「輸入-輸出-回饋」的循環,若將脈絡梳理得更詳細一點,一個學習循環可以示意如下圖:

https://ithelp.ithome.com.tw/upload/images/20200919/20129237OMtKPa1OoW.png

分階段拆解

機緣 —>期許/目標

人不會無緣無故開始想學一件事情,總是有一個因緣,在某個情境下動了念頭,產生對未來的澎湃期許,有了目標。

輸入

在目標的驅使下,開始瞭解狀況,看書、上網搜尋新知、打聽消息、找老師、上課⋯⋯等等,將原本不知道的事情懂明白了。

輸出

有了新知識之後,接著需要運用新知識來做到一些事情。

最好的輸出是可以獲得第三方回饋的輸出,例如,舉辦分享會、發表文章,甚至運用新知識來解決問題等等。這些作法可以獲得非常真實、非常有感覺的回饋。這種是【超速學習】裡最推崇的,例如想學外語就直接搞一個連續一個月不說母語計劃。

不過,也不需要每件事都逼死自己,整理筆記,和朋友聊天也算是輸出,在精神科醫師樺澤紫苑的觀點裡,只要是有用到運動神經的都算是輸出。

結果;回饋

有了輸出就需要回饋,不然輸出就浪費了。

回饋的形式有很多種,凡舉考試成績、文章點擊率、工作成效、巿場業績等等都屬於硬指標的回饋,黑白分明,想逃避都不行。

或者,單純聽聽同儕的反應,如果有值得信賴的老師和教練,由這種專業 facilitator 精心思考後提出來的意見也是很珍貴的回饋。

另外也有很細潤無聲的回饋,他人在閒聊中的微妙反應,發表意見之後會議室裡的微妙氣氛,觀眾的熱度等等。

我之前在工作中常需要幫別人製作簡報或起草演講稿,然後事後再觀察講者上台後,哪些內容照搬不動,哪些內容直接消失或經過修改,很少有人會在下台之後和我說明他們的篩選邏輯,在台下自己為自己打分數也是一種隱秘的樂趣。

Reflection

Reflection 這個字眼出場過很多次了,直接意思是「回頭看」,或說「回顧」或「反省/反思」,這是一個很重要的階段,我還沒有細細想好如何展開這一段的說明,今天先簡略一寫。

為什麼說 reflection 很重要的,因為在 reflection 階段中需要消化回饋。

有些情況,回饋太硬了吞不下去,例如努力工作後受到折辱,令人糟心。在 reflection 階段要耗上很久很久,最後有可能放棄。

在好的情況,可以在 reflection 階段慢慢梳理出心得,可能是:

  • 對學習內容本身更深的理解
  • 對外界價值邏輯更深的理解
  • 對自己更深的理解

因而帶來:

  • 關注點的昇華
  • 技巧或知識的升華
  • 個人心態或動力的昇華

最後導出優化後的下一步行動,一個學習回合就結束於新的期許與目標。

自己/外界的互動協調

上述每個階段都可以細拆,提煉出更多的心法,但今天要講的重點不是這個。

重點在於,一個完整的學習循環裡,會有「由外而內 (outside-in)」和「由內而外 (inside-out)」的兩種作用力。

https://ithelp.ithome.com.tw/upload/images/20200919/20129237cG2D94wRZf.png

接收外在世界的運作邏輯,形成自己的內涵,經過自己想像的梳理,然後根據自己的想法,化為各式各樣的行動,又把自己的行動向外輸出,因而獲得一個結果與回饋。

剛開始的時候,自己的想像和這個世界真正的邏輯可能差很遠,因此輸出結果十分荒謬,得到的回饋十分尷尬。

但這個循環進行得愈多次,自己/外界的協調性會愈來愈高,對回饋也會愈來愈靈敏。

還記得之前提到【邁向目的之路】裡目的感形成的 12 個步驟嗎?為什麼針對一件事情持之以恆持續學習夠長的時間以後,會帶動某種「足以轉換到其他領域的人格優勢」,技能本身不一定可以直接用於其他領域,但自己/外界的互動協調,可以讓未來的學習靈敏度得到根本的、跳躍性的昇華。

我覺得這是學習最有意思的地方,做為一個教育工作者,看到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學習者,有時候會感到唏噓,是因為好酒沉甕底,箇中滋味難以言傳,沒試過不知道。

小結

今天介紹的 learning cycle 應該很容易理解,你可以針對你手邊正在攻略的項目,改寫成更加符合你的結構。

如果要運用 learning cycle 來測量自己的學習有效性,我覺得比較重要的是,你需要檢查自己目前的學習結構是否具備「完整的循環」。

  • 如果只有輸入,沒有輸出,你恐怕很難拿到明顯的回饋,理解層次可能會一直停留在瞎子摸象。
  • 如果不耐煩好好的吸收新知,資料都是胡亂看看就立刻進入輸出,那結果恐怕常常令人失望。
  • 如果缺乏 reflection 環節,沒有愈往前愈昇華,難度變高時遲早會翻車。
  • 如果不去理解「當初為什麼要開始學」的機緣,提煉出深層含意,那麼你在獲取回饋時,注意力可能會失焦,最慘的就是一直拿自己和別人比較

總之,你需要針對自己的學習結構進行評估,看看是否能優化一下,讓學習結構變更完整。

有了完整的學習循環結構以後,可以再進一步思考整個循環的加速。


上一篇
刀口上的學習:刻意練習
下一篇
Lean Learning Approach & 直接學習
系列文
持續 x 學習30
圖片
  直播研討會
圖片
{{ item.channelVendor }} {{ item.webinarstarted }} |
{{ formatDate(item.duration) }}
直播中

1 則留言

0
Yenting
iT邦新手 4 級 ‧ 2020-09-19 22:31:16

如果只有輸入,沒有輸出,你恐怕很難拿到明顯的回饋,理解層次可能會一直停留在瞎子摸象。

沒錯~

我要留言

立即登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