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邦幫忙

第 12 屆 iThome 鐵人賽

DAY 11
1
自我挑戰組

遠端工作元年?系列 第 11

遍布不同時區的全遠距團隊

  • 分享至 

  • xImage
  •  

除了之前提到的兩種型態,遍布不同時區的全遠距團隊,就像是全遠距團隊的另一種進階版,因為成員分散各地,所以時區也不一樣。

對於具有更多成員並跨 3 個時區以上的團隊,例如有成員同時待在美國、歐洲、台灣,舉行同步的線上會議的成本非常高,對於大型的全團隊會議,也許只有一季一次或一年一次。

以下是 Gitlab 對他們團隊的描述:

Gitlab is an open source company with over 485 employees working remotely. Our mission is to change all creative work from read-only to read-write. When everyone can contribute, consumers become contributors and we greatly increase the rate of human progress.

像 Gitlab 就算是「遍布不同時區的全遠距團隊」的團隊,雖然 Stripe 的成員也是遍佈世界各地,但是遠距工作的職缺,只開放 US only,所以「不算是」遍布不同時區的全遠距團隊。

常見的挑戰

  • 幾乎無法舉行同步會議,團隊成員需要具有熟練的「非同步溝通」技巧。
  • 需要重新定義時間思維,我們不會有一個標準時區。
    • 這同時意味著,我們不會有一個標準的上下班時間。
      • 所以你不應該期待對方應該在多久之後,會回你訊息。
      • 你也不該期望別人只有在你工作的時間才傳送訊息給你。
    • 因為是長期倚賴非同步工作,所以你需要提前預測和計畫,比較廣的工作範圍,讓成員具有 owner-ship 的思維,而不是需要時時刻刻追蹤跟叮嚀。
    • 當你認為這是你的休息時間的時候,你需要主動離線,而不是期望別人了解你的工作時間。
  • 需要拋棄對於實體的依賴感
    • 相比於硬體跟軟體的快速發展,人類的思維其實進化的很緩慢,我們常常無法拋棄舊有的思維,例如:
      • Team Bonding 一定要是實體的活動
      • 面對面溝通一定比在線上溝通效果更好
      • 每天工作 8 小時,一週工作五天
      • 員工的工作時間一定要追蹤,不然就會偷懶。
      • 網路上交的朋友,一定沒有真愛。
      • etc...
    • 遠距工作本質上就是在對舊有的工作模式進行「創新」,如果我們還被舊有的思維牽絆著,我們就很難建立出更好的工作模式。
    • 如果想測驗自己對於舊有的思維有多僵化,我建議大家可以搜尋:「就業的終結、開放式關係、無條件基本收入」,測驗自己到底會排斥到什麼程度。

個人經驗談

如果成員之間的時區無法有 2 個小時的重疊,或是你想真的建立「遍布不同時區的全遠距團隊」,盡早放下你對於實體的依賴感,例如時間跟地點,否則你無法建造一個「長期」團隊可以走下去的工作模式。

我的遠距工作經驗中,曾經跨過美國跟歐洲時區,Rooit 目前的團隊主要的成員是跨歐洲和台灣兩個時區,台灣的下午四點是歐洲的早上十點,所以有兩個小時的重疊時間,我們可以用時段進行同步的線上會議,其他時間透過線上協作工具溝通,例如 Google Meeting、Slack、Jira、Notion 等工具,但團隊成員還沒有完全的放下對標準時間思維,如果我們想要進化到「遍布不同時區的全遠距團隊」,這部分我們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我之前也曾經跟美國時區的團隊工作過,基本上只要是同步的線上會議,每次對我都是一種煎熬,有種長期睡眠不足的感覺。雖然我們現在有印度的成員,算是跨三個時區,但是我實際上跟他沒有密切的接觸,所以我不算具有跨多個時區的經驗,但我看過一些團隊是這樣運作,我未來也希望以後自己可以累積這部分的經驗值。

Rooit: https://www.cakeresume.com/companies/rooit-me?locale=en


上一篇
混合式遠距團隊
下一篇
由數位遊牧者組成的全遠距分散式團隊
系列文
遠端工作元年?30
圖片
  直播研討會
圖片
{{ item.channelVendor }} {{ item.webinarstarted }} |
{{ formatDate(item.duration) }}
直播中

尚未有邦友留言

立即登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