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複習一次,接下來的幾篇文章,主要是寫給工程師求職的中段班朋友們。
適合入行 1-3 年左右,已經在工程師這件事情上有些經驗和基礎掌握,但想持續成長進步,也想尋找更好的機會。以常見的階層認知來講,大概是從 junior 到 mid-level。
在昨天的文章中,我提到了「參加技術社群」的重要性。
今天要試著談談很多人都會說,要多多認識人、經營人脈 blah blah 之類的事情,到底為什麼重要,又要怎麼進行?
我認為適合中段班的同學做的事情之一,是主動認識人&維繫專業關係
先說說為什麼會這樣建議好了:
這邊的假設是可能有些工作 1-3 年的同學,已經習慣工作上的任務和環境,不容易在工作上獲得成長的刺激。
成長刺激有種獲得方式:一種是自發性的,一種是向外求的。
自發性的人通常自我反省能力很高,即使每天做一樣的事情都還是可以觀察出差異,並且從中求進步。並且主動採取行動。
向外求的人通常比較難看出自身的盲點,但可能會有危機意識感,因此必須要靠一些外在力量來督促自己,例如上課進修、參加活動、主動去和別人要回饋、定時面試等等。
如果你回想你的成長過程中,可能會發現,以上兩種人,自發性的人還是偏少。也因此我們在這邊要討論的多半是第二種人,需要借助外在力量來督促自己進步。
當然,十分被動,需要有個人拿鞭子在後面揮才肯移動的那我們就不在此討論。
回過頭來,主動認識人&維繫專業關係
這兩者合併在一起,其實重點都是在動詞,「主動」和「維繫」。
如果你的生活規律,工作單純,也不會有太多外部會議和活動,也不太會主動參加技術社群相關的活動,那你其實很難在生活中持續認識技術相關領域的人。
所以呢,你需要先主動創造一些機會,讓自己能認識不同且厲害的人才,並且能維繫關係,來督促自己進步。
認識同領域的同儕我想大家應該相對有概念,外面許多不管是技術社團或是非技術社團,都很強調人的連結和資源的交流。
但「維繫」專業關係這件事,大家可能就比較常忽略。有些人會參加很多活動,「蒐集」許多不同的名片和人名,但卻不知道要如何維繫關係。又或是在這個年代,大家在社群網站上加了好友,彷彿有維繫關係,但卻又不知道要如何更認識對方。
說到方法,其實,大家真的可以再主動一點去敲門。
工作 1-3 年的人,應該要開始可以主動邀約一些你在工作場合或技術領域中認識但沒機會多聊的人 coffee chat 或是 online chat,通常清楚表明自己的來意(例如:純粹向前輩學習、或是最近在思考一些工作上的問題向和不同人多詢問意見),在我的經驗裡多數人只要時間可以配合,並不會拒絕這類型的邀約。而且不熟的時候可能可以從 online chat 開始,可能只需要 30 分鐘,比起約時間地點見面,會友善許多。
那你可能會想,目的呢?請人介紹工作嗎?
如果你真的有在找工作,那又未嘗不可呢?
如果你沒有在找工作,也可以聊聊其他事情啊。
關係的維繫就是「維繫」兩字,你願意付出時間維繫關係,可能單純就是因為對方是厲害的前輩,你想多聽聽前輩的經驗分享,也多多問問一些自已在實務工作上和職涯成長上遇到的問題。你固定維持關係,最理想的狀況和結果,就是哪天真的你自己有需要,或是對方有需要,你們都能互相提出協助的請求,這樣不是也挺好嗎?總比火燒屁股還不知道去哪人求助好多了。但如果你連「認識」和「維繫」都做不到,要怎麼期待之後能變出哪些好的結果呢?
我見過幾位積極的同學,甚至還在學習的路上就已經開始做類似的事情,會主動連繫不同的助教和前輩來訊問建議。通常只要時間不會太久(一小時以上),在我知道的範圍內,大家其實都很樂意友善。最後這些主動的同學,都去了很棒的地方工作,開始他們的工程師職涯。又或是中段班的同學,有了 1-3 年的工程師經驗,但依然會透過許多不同的方法來求進步,其中當然也包含了參與技術社群活動和多認識人,讓自己在工程師這條道路上持續變強。
如果你覺得上述方法太顛覆你身為內向者的想像,那你更要把握平常技術聚會和年會大拜拜的機會,因為在那類型的場合認識人、多聊幾句,會比私訊人要來得自然許多。
敲門的時候請記得禮貌,也別忘了日後有人來敲你們,也請友善回應。
再強的大神也都有菜雞的時期,在能力範圍內協助別人給予幫忙,整個生態系才會越來越健康和茁壯。
希望大家除了當個主動幫自己找機會的人,也能當個主動開門給人機會的人。
本篇文章為 2020 鐵人賽系列文章第 19 篇。我在〈半路出家轉職工程師?你該知道的 30 件事〉 系列文中,會連續 30 天發文分享我在過去兩年輔導百位學生轉職「網頁工程師」(web developer)的經驗出發,轉職軟體工程師,應該要知道、注意、準備好的 30 件事。
歡迎訂閱和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