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立投資組合時,最單純的組合就是股、債、現三種,這裡分別討論了三種資產的報酬與波動性。
簡單整理一下的話大概是這樣:
更詳細的股票報酬部分也可以參考前面在做股票報酬評估的介紹。
股票市場的短期波動只是對人性的一場大規模心理實驗,而長期來說,基本面通常才是驅動股票波動的真正要素。
我覺得這句話的比喻還蠻有趣的,而且我們可能都知道基本面才是投資股票最根本的部分,但這裡也點出一個概念是基本面是一個中長期的指標,短期而言可能情緒與消息影響更大。這可能也是為什麼當壞消息出來時,一般有些人都會建議你不要看盤或是將看盤 APP 刪掉的原因,因為人性使然越看都會越想去處理正在發生問題的部位。
最佳風險管理模式之一是盡可能持有足夠得流動資產,這樣才不會在市場崩盤或整理期間,被迫賣掉你的風險資產(即股票)。
前面也有提到現在因為債券已經太貴且利率相對不高,因此在做投資組合的配置時,採取股現配置能在面對未來市場可能的修正時,還能有銀彈可以打,維持可以進場撿便宜的彈性。
風險不應該被定義為波動性,而應該定義為你會應那個波動性的方式。
每個人對於風險的看法都不一樣,就像前面讀到《投資最重要的事》書中,Howard Marks 認為風險來自「不確定性」與「虧損的可能性」;而這裡 Ben Carlson 也提供另一種更具體的看法,認為風險來自於「你怎麼應對波動性而產生的結果」。
也就是從數據來看,股票的波動性是比債券、現金還要高上許多,最極端的數據可能在 -43.8%~52.6% 之間,這正是為什麼有人可以透過股票創造高報酬,但也有人會在最恐慌的時候被嚇得退出市場。
而其中要問自己的一個問題就是你的「投資期限」有多長?
對幾個月甚至一年內就要動用的資金,如果把它投入股票市場中,波動性一盪到極低的地方時,很可能會被迫要停損。
但若是這筆是十年甚至三十年後才會動到,那麼波動性盪到極低時,就是進場的好機會。由此可見 風險來自於「在波動性來臨時你會不會做出什麼不利的決策」
。
這一篇討論了三種基本資產的特型,並討論了比較多風險相關的話題。其實當初在看這一段時還畫了蠻多重點的,重看一次還是收穫滿滿,比較多都是在探討「短期」與「長期」兩種不同的投資方式產生的風險。
簡單說的話,長期思維能讓我們更能掌握自己的投資計畫與風險承受度,轉而將短期的波動視為進場的大好時機,而不是總是在這樣的惡性循環中享受著多巴胺的分泌:
FOMO、賭一波、自負、被嚇出場、FOMO
但不得不說有些人心臟比較大顆少了「被嚇出場」這個因素,其實可以破除這個循環而能成為一個優秀的短線交易者,就還是看自己適合怎樣的投資方式。
最後引用這一章的結論來作為結語:
對多數投資人來說,最大的風險來自懵懵懂懂,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換言之,最大的風險來自沒有擬定投資計畫。未能擬定投資計畫的投資人遲早會被波動性與不確定性吞噬。
不管長線短線,如果有計畫的話就能不斷的強大下去,套一句之前好像是從股癌聽到的話:「進廚房不要怕燙,進市場不要怕價格動盪」。
單押*1
送給各位,我們明天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