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定了,就用這個主題當鐵人賽30天的終點!
從起始點‧帶著滿滿困惑學習這篇說起吧,文末提到as a Scrum master我對Coaching的困惑:
1.Scrum master不是直接”叫”團隊怎麼做,而是讓他們”知道”怎麼做、而自己去做─阿所以我是Scrum master實際要怎麼做?你給我好好說說看啊?
這篇要講講以上1,2,4目前為止的想法。
1.Scrum master不是直接”叫”團隊怎麼做,而是讓他們”知道”怎麼做、而自己去做
跟
2.Scrum master不僅是個Facilitator
是可以一起說的:
前一篇講立場其實已經默默提到,有了立場,會清楚知道要用什麼招,就是在選擇純粹中立的Facilitator還是想要跟團隊做發展前進,所以第1題,當我選擇當Facilitator或Coach的立場,就會是將猴子放到對方身上,然後採用不同的技能去促使他往成功走,無論用Coach或用Facilitator立場都是讓他先"知道",而怎麼"做"這兩種角色的施力點會一點點不同,as a Facilitator我創造空間、設計流程、設計問題、設計關鍵成果來引導大家往成果是Action落下;as a Coach則是透過當下去提問、直接溝通、引發覺察等等...直接使用各式教練學到的組合效用。而若是我選擇其他種立場,比方說我就是選show don't tell,某件事我要下去做給大家看,我就不會這麼中立,而是從做中去以說服的立場說話跟促進。
4.聽說Coaching跟Facilitation的效用完全是不一樣的
說實話,對於Facilitation,我的理解是ICA教的框架超容易學,但是很難深用,因為需要場域實驗,來去不斷的練習跟自我覺察,雖然Coaching也類似(哪個技能不是練出來的呢),可是Coaching的框架對我來說很難學,超級無敵難的,深入使用也是,急不得也怠慢不了,跟練肌肉是同等道理。
因此對於「效用」,我使用Facilitation上也是有瓶頸,現在呢,明白自己還需要時間,所以我可以先自己為自己能力,去切分什麼目的使用什麼,例如我今天對於這個團體沒什麼觀察、接觸的範圍,那就先用純引導的方式來達成當次的目標,對於承諾行動的部分會相對比較輕(至少我自己的能力到這裡),但也不是沒成果,所以行動上的成效就會回歸到個人採取行動上自主能力了。另一種很單純的case是,當我想要做訓練,也是可以教學搭配引導技能,滿好用的。
那教練呢?個人對話可以用教練技能,但當這個對話不是一個被雙方約定好的教練會談,還是有程度之分。as a Scrum Master,我關注的會是團體,也就是說,什麼時候把教練技能用到團體上?目前學到的就是,當我對一個團體有特定的目標,可以先採用引導來做些對話討論,結束引導後,採用教練對話到約好的目的地,或者直接進入個體的教練會談去發展每個人不同的議題,這也呼應先把個人搞好才有團體,這種時候在個人的覺察、思想轉換上,以及行動上可以看到那個承諾度、落地度就更高了。
可是~如果日常呢?不是一個約好時間空間的會議的話,我會說,依據團隊的成熟度,採用引導或教練、或其他技能,配比上會不同,目前為止我想刷新頁面的宣稱:
> 我認為Scrum team日常,要用教練多一點
因為每天的每天都是幾分鐘切換在討論事情、在寫程式,不太可能等待我設計好會議流程或是提問才開始。引導裡面的武器跟教練一樣都是用提問為主,不過~我會說,引導是經過跟Sponsors 了解目的之後,經過會議流程設計來達到目的,引導裡面練的中立提問,也是為了幫助參與者思考,這點確實跟教練提問雷同,因此現實工作日常中,Scrum Master的確很常使用提問,但我會說用教練的腦袋跟姿態來做日常的提問、溝通,或各種招式,會大過於用引導師的腦袋,而且要能即時因應當下做「流程專家」,這個流程的意思是對話的流程、思考流程專家。話雖這樣說,我是很喜歡引導師的那種風範跟包容的,所以我也相信引導師練成後也是能夠幫助日常工作。而無論哪種角色,背後的Domain knowledge還是要努力學習Agile裡的各種精要、精神、實踐方式。然而我目前為止先走比較深的是Coaching Skill,所以現在會這樣選,也許哪天我的Facilitation Skill也練到一定程度,Facilitator的風範養成,也是能創造那個憧憬的空間吧,所以我標題才會寫引導跟教練中間是一個「X」乘號,兩者有加乘的效用。
就拿這篇成為鐵人賽三十天的終點囉,前面寫的東西需要修改,而接下來要等有空才寫關於教練新增的主題、以及很重要的一篇當初想寫【真的寫到這篇再來告訴你,大約會..是難道Scrum Master都要會Coaching?<預計編號30>】 ,到時候繼續在我的Medium見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