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這篇起我要跳脫原本規劃的題目了,因為剩下5篇可以綜合的胡搞啦~其實也是因為寫完幾個所知的技能面向了,這篇想要回顧也算是補充教練架構之美(2/2),這篇提到的四個結構下有各個行為:
1.設定協議
一個一個來講吧,雖然說我沒有直接寫成「設定協議的字眼」但這邊要補充一個更前置的假設:進入教練會談是需要教練跟客戶雙方協議約定好的,一般不會是單方面決定,所以當客戶尚未明白教練會談是怎麼一回事就進入教練會談,很可能會落入莫名其妙的心境上,教練有義務讓客戶盡可能了解教練會談期待上的落差,也可以隨時終止教練關係,因為什麼是教練該做的、什麼是其他種角色(例如顧問)該做的,需要明白地讓客戶知道且區隔開來,這是最基礎的起手式,接著在會談中才會進入要去哪兒這回事(上下+番外篇)這系列談到的內容去跟客戶協議。
2. 共創關係
這結構下寫到的文章主題是共創關係這回事(1,2,3)、以及觀察這回事(上下),雖然說觀察這個字是我單獨抽出來寫的主題,但實際上教練的風範是需要慢慢雕琢成自己特有風格的風範的,每個教練都不一樣,跟每個Scrum Master也都長得不一樣,風格不同,影響的區塊也不同。文章我沒有以教練的角度多寫,這就像是寫人生,講都講不完。而選擇「觀察」這字眼是我在Scrum Master角色中常用的,所以採用觀察這個詞。而這個結構,最主要的重點就是要建立信任安全的空間,來搭建夥伴關係。
3.有效溝通
溝通是雙向的,有聽有回應,教練的回應多數是提問,所以有聽,寫了有沒有在聽這回事,而教練的問寫了問在路上這回事(上下),這中間許多提問的技巧沒在這系列文章寫,因為我把他歸類成,常提問的角色會去坊間找尋資源學習的主題,開始的時候,我在這條路上也是撞了不少牆,比較不會把「問」放在教練系列文章的筆記裡頭寫,但這主題確實是一門學問。聽跟問之後,還有進階的直接溝通這回事(上下),這通常一般不依靠提問維生的人,很會的~對吧?(笑),只是在教練角色中,直接溝通並不會帶著引領性,而且會盡可能讓客戶自己做主去選,這~我就得說一般很會直接溝通的人就需要練練了。
4.引導成效
這結構除了最後行動與當責這回事(上下)是我們常識中所知會議要有所決,個人要有所行動的收尾,但若能支撐客戶整個能夠長遠有力量的持續走下去,才是教練的存在感,教練之所以能夠發展人,除了前面幾個拆開來,好像日常溝通般的技能,最重要的是收,怎麼收出成效,從創造覺察這回事(上下)就是一個很大的不同點,怎麼從前面幾個結構做好基礎,扎實的基礎下去堆疊小雪球然後滾出大雪崩,這就是教練功力,每個教練修為都在不同的的學習路途中,其實整個系列我都寫的淺淺的,畢竟我也還在PCC路途上,日後有進階再來繼續補充。
這些結構下的行為,都是要一步一步修練,一步一步靠自己走過才能體會箇中奧秘,這就是結構行為要合一,才能體現出整個教練的美感。
後面幾篇我想把鏡頭拉回團隊面了,這幾篇都是在回顧寫著我學習筆記,再來談談整個一起用之外還有什麼,而這些都是我在學習教練路上學到的點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