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大家分享「冰山理論」,是在探討心理與溝通上的常見主題,試著分享我對冰山的概略理解,若有什麼出入,或還有更精彩的部分沒被提及,也請讀者指點。
談到理論總有一些嚴肅感,理論帶給我們的價值,是它經過研究者論證與眾人實證,最終以共通語言參與到社會中,如今可以看到不少理論被應用在組織管理方面,也因應時代不斷推陳出新。常見的理論至今已經有讀不完的專書進行說明,在閱讀的過程中你可能會得到一些印證,發現原來自己習以為常的做法,實際上可以對應到什麼,一時之間理論與實務的距離也就消失了。
冰山理論發源於 Virginia Satir,後由 John Banmen 整理而來,關於這段歷史,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參考這篇訪談: An Interview with Dr. John Banmen on the Satir Model。冰山作為一種隱喻,傳達人的外在行為僅是露於水面上的一小部份 (冰山一角),整座冰山有更大一部分沒於水下,也是人們時常忽略的。
通常與你進行溝通的對象是「人」(對吧 !?),我們越了解溝通環節中的關鍵因素「人」,就越有機會讓整個過程更為順暢,無論是對方還是自己。良好的溝通重要性不必多言,看看市面上有這麼多教導人們相處、說對話、說人話的書籍與課程就能夠體會到了。
那麼這座冰山的真面目呢?下圖是重繪並精簡自「薩提爾的自我覺察練習:學會了,就能突破內在盲點,達成人生目標」一書中提及,由 John Banmen 整理的原版冰山圖。
至此我們對冰山有著粗略的了解,那它與溝通又有什麼關係呢?
我們可以思考一下,在溝通當中最頻繁躍上水面的是什麼?這取決於你的溝通途徑,如果是面談,那水上面的東西會比像想中的多,如語言、語氣、表情、肢體等;透過即時通訊軟體,那就多半是文字、圖像;透過電話又會有語言、語調(氣),僅管程度有別,但你多半可以察覺到這些表象。但為什麼會有這些話語、會有這樣的表達?就需要往冰山底部去探查了。
在冰山的「應對方式」層可以對應 Satir 提到的「一致性」。一致性包含了「自己」、「他人」與「情境」三者,若能達成平衡稱作具有一致性,可以理解為心口如一或表裏一致,也就是了解自己、找到合適的情境,用適當的方式向他人表達。反之,失衡時所展現的應對方式被歸納為 4 種:「討好」、「指責」、「超理智」與「打岔」。
這些失衡也不全然是壞的,在團隊運作中 (職場、人生亦是) 若總是追求一致性表達反而有點過頭,因應情境使用不同的應對方式也是智慧,所以我認為,只要不太歪就有達到目的,也就是說不要過度的丟失自己、他人與情境,或過度凸顯某方。
討好他人、指責他人,相當好理解,這邊就不多談,而另外兩者稍微介紹一下。
「超理智」強調在情境或問題上的處理,展現對事不對人的行事風格,忽略了自己與他人的感受。所以在溝通中可能引用數據、理論、拿客觀事實來解釋,充份展現學問,某方面而言也保護了自己。說到這裡,好像在描述誰呢?軟體開發團隊可能有不少超理智的人呢!
「打岔」是我個人覺得滿可愛的一種,各種無厘頭,讓整個對話一路歪斜,一致性的 3 元素通通不在意,不管自己、不管他人、也不管情境,話題非常發散,是一種逃避的概念。這種風格很沒有壓迫感。有時候我們團隊也會一起「歪」,是一種幽默,也是一種放鬆,但記得不要在談正事時打岔,會顯得不負責任。
讓我們用表格整理一下:
自己 | 他人 | 情境 | |
---|---|---|---|
討好 | 忽略 | 偏重 | 偏重 |
指責 | 偏重 | 忽略 | 偏重 |
超理智 | 忽略 | 忽略 | 偏重 |
打岔 | 忽略 | 忽略 | 忽略 |
那麼,讀者自己平常慣用的應對方式是什麼呢?
以我目前的體會而言,整座冰山適合拿來在事前或事後進行分析,要直接用在表達上有時候會思考太多,對談之間大概只能顧及水下幾層,例如感受、觀點,不要太貪心想一路串到底。
冰山這種只顯露部分的隱諭實際上也可以套用在觀察團隊上。在你想要辨明某個問題,例如:效率為何不佳?良率為何不佳?或是我們為什麼成功了?等等,不分好壞,這些顯漏在水面上的「結果」,若你想了解背後的原因,不妨自行探究一番,找到可以著力的點。
耶?這也能對應嗎?
想像一下,我們若達成一致性,在自己、他人與情境取得平衡,這意味著我們不會討好與指責他人,表達這種真誠且兼固內在與現況的想法,是需要「勇氣」的,它讓團隊成員勇於做對的事情。而接收到這種真誠想法時,需要展現「尊重」並以「開放」心態接受與調適。
運用冰山本身隱含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自我覺察」,我們應該時時關照自己的內在,認識自己。也許你覺得這與「溝通」這件事離得比較遠,但實際上溝通也僅僅是透過人所展現出來的行為來達成的,這點你可以從冰山看出來,冰山下更多的內在問題反而是更重要的基礎。
當然了,因為這些概念都很「內在」,它能引發的改變可大可小,看見成效的時間點因人而異,不過,就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