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過我對「什麼是管理」的定義後,在直接進入討論「如何管理」前,我想花點時間,釐清幾個沒有實際管理經驗的人常有的迷思。這些迷思如果不被釐清,會影響你日後當管理者時的思維,讓你錯放工作重點。
菜主管常有的迷思是,當上主管後 ....
一般人的職涯路徑是,當把自己職位做到一定成果、累積一定經驗後,就有當管理者的機會。就算自己不一定想,但當工作能力與經驗被老闆認可時,也可能會被要求當主管。
因為一般的認知是這樣,所以很多人在追求當管理者,或是被晉升的時候,就會為自己是否「夠厲害」而焦慮。尤其是工程師們。我有位創業家朋友,當他與工程師們說希望他們能開始帶 junior,或是成為 team leader 時,那些工程師的自然反應,就是去進修更多技術工具。他們認為,要當主管,就是要什麼比他的團隊厲害。
在一般職場環境,越是有能力的人,越是在意自己在團隊中的表現。「我是否在團隊、甚至整個公司中,是最聰明的那位? “Be the smartest person in room"。但其實我見過最厲害的管理者與創業家,他們每天在想的是:「我如何成為團隊裡能力最笨的」。因為這表示他們有能力把比自己更厲害、更專業的人抓來一起工作,為團隊貢獻。相比去學習更多的專業能力,他們會花力氣去思考招募策略、練習溝通能力等。
要記得,作為一個管理者,你的工作是「長期能透過一群人達成目標」。你已經不能單靠自己的專業能力了。
這跟上面說的有點類似。菜主管會認為「我也不知道」這句話,是不能說出口的。他們認為當一個有責任感的主管,就是該什麼都懂,什麼都有答案。當被問到自己真正不懂的事時,就會變得非常尷尬,甚至會支吾以對。
從老師到主管,我們對有權威的人,都會有所期待。而當自己有天變成那個人的時候,就會把這些期待放在自己身上。但身為一個主管,如果你有問必答,這樣是「一群人透過你」去完成任務。你要透過提問與對話團隊有自己思考、解決問題的習慣與能力。更重要的是,你要讓他們知道,當遇到自己不知道的事情時,應該如何反應。
我的習慣是:「這個我也不知道,那我們一起想想誰可能有答案… 又或是我們可以如何把問題拆解… 你覺得我們第一步可做什麼?」。
主管的工作就是安排大家的工作,不是嗎?
「這個新功能,用這個套件,先把基本的完成,然後把資料灌進去之後,再測試一下。我會先測試1、2 這兩個 use case。我把檔案建立好給你了。其他功能我們後續補上。兩週後我們跟 PM 開會,我想我可以準備 demo 這三個功能。。。」
安排大家的工作,不等於把團隊變成只會執行的機器人。有經驗的主管在交付任務時,最重要的是說明 why、what、and when。
至於具體要怎麼做 (how),除非員工太 junior,不然一般會讓員工主導。這樣,才能避免微觀管理(micro-managing),而員工對任務的成果才會有 ownership。
又或是當犯錯時,不敢讓團隊知道。
這是傷害團隊之間信任最大兇手。人一定會犯錯。跟一個不會犯錯的老闆工作,是有無比壓力的。更重要的是,如果員工認為這個團隊不能容忍犯錯,當他真正犯錯的時候,不管大小,都會企圖隱瞞、掩飾。這是反而對事情造成更大的傷害。
我從一本教育小孩的書中學到:如果你希望你的小孩誠實,並能從錯誤中爬起來,做父母的,就是在他們面前示範犯錯。當主管也一樣,你的團隊其實無時無刻都在觀察你的一舉一動。你希望員工在犯錯時如何表現,你就要給他們做過榜樣。
以上是幾個我自己曾經有過,後續也常觀察到的菜主管有的迷思。當然不只這些。這幾天我會繼續想想,再把新的想法加進來。而如果你有觀察其他常見的迷思,或是對某些觀念有疑問,歡迎你留言與我交流。
下一篇,讓我們以終為始,談談主管的績效該如何被評估。
如果你希望你的小孩誠實,並能從錯誤中爬起來,做父母的,就是在他們面前示範犯錯。當主管也一樣,你的團隊其實無時無刻都在觀察你的一舉一動。你希望員工在犯錯時如何表現,你就要給他們做過榜樣
很好的一段分享!
另一方面,沒有犯錯可能就代表沒有新的嘗試和學習,那麼大家就會一直在同一個地方、用老方法繼續打轉
是的。所以就要看公司的文化,對錯誤的態度。如果太過嚴厲,就會抹煞創新與做出各種新嘗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