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篇我分享過我對「工作的意義與價值」的觀察。讀過後,你該不難理解為何當年 Jack Welch 的那一套「以危機感作推動力」在這個物質豐裕、時間成本高昂的時代,不是很有效。員工認的基本生活需要普遍容易被滿足,而過去工作能所帶來的價值(學習、社交、自我實現等)能從現有的其他渠道獲得。這樣,員工沒有強烈的理由需要活著高危機感的環境中。
但如果是單純因為危機感已經失去過去的推動力,那也不等於我們就要效仿 Google 這樣,提供早午晚三餐、托嬰所等各式各樣的員工福利,或是特別去經營什麼「安全感」,對吧?
其實除了工作的價值的改變之外,工作的性質也在高速改變中。知識工作者 (knowledge worker) 成為大部分企業的核心生產力。
早在 1959 年,管理大師彼得。德魯克 (Peter Drucker) 在他的著作《明日的地標》(The Landmarks of Tomorrow) 中首次提到「知識工作 (knowledge work)」一詞。 1992 年,他在《哈佛商業評論》的一篇文章中再次談到了這一點,認為未來社會將「由知識驅動」。而知識工作者將是一個社會進步的核心動能。知識工作者使用分析、理論或其他專業知識來開發服務或產品。一般知識工作者是通過正規培訓,如大學或專業認證獲得這些知識。
而後來的《以思考為生》的作者、巴布森學院(Babson College)資訊科技與管理教授戴文波特在書中針對知識工作者進行分類提出了一個簡單的定義:「知識工作者具備了高度專業、高教育程度或豐富的經驗;他們主要的工作目的包括:創造知識、傳遞知識,以及應用知識。」
工程師、設計師、PM、大學研究員、金融從業員等,這些都是現今常見的知識工作者。如果你在閱讀鐵人賽的文章,很有可能你就是一名知識工作者,而你也希望能成為其他知識工作者的管理者。那我們來看看,安全感與知識工作的關聯是什麼。
我們先來認識一下我們的大腦。人的大腦可以分成不同的區塊,包括:
腦幹 Brain Sterm
脊髓與大腦相遇的地方是一個稱為腦幹的凸起。請注意,來自脊髓的所有衝動都通過腦幹。這部分讓您對身體感覺有身體意識。腦幹還負責保護您免受傷害。
邊緣系統 Limbic System
腦幹的頂部是邊緣系統,包含海馬體及杏仁體在內,支援多種功能例如情緒、行為及長期記憶的大腦結構。它還會產生飢餓或口渴等驅動力,並且是形成記憶的關鍵。
皮質 Cortex
大腦的頂部是皮層。它負責思考、決策、使用語言和所有其他高級功能。當你在學習、寫程式、分析數據、畫設計稿等知識工作時,你都是在高度使用你大腦的皮質組織。
Source: Thoughtful Learning
而言,這三個區塊並非完全獨立運作的。從圖中看到,來自您身體的信號在到達皮層之前首先通過腦幹和邊緣系統。當你進入緊張狀態--也就是所謂的「戰或逃反應模式(fight-or-flight mode),你的腦幹和邊緣系統會完全掌控的你的思考與行為。這就是為什麼你需要感到安全和聯繫(腦幹)和平靜(邊緣系統)才能有效學習與執行知識工作。
知名兒童精神科醫師、創傷研究專家布魯斯.D.培理在他的書《What happened to you》中提到,針對需要分析力、創造力、與抽象思考的工作,一個人的效能 (functional IQ) 會被他的精神狀態嚴重影響。在相較於長期處於警覺性(alert)的狀態,平靜 (calm) 的心情能提升大腦的效能達 10~20%!
Source: What happened to you
所以在知識工作者的時代,多項研究顯示,心理安全感才是能讓員工發揮最大產能的關鍵之一。當工作上有安全感,團隊才能夠坦誠分享心理的想法,發揮創意,大膽嘗試,適當的冒險。
這就是為什麼你需要感到安全和聯繫(腦幹)和平靜(邊緣系統)才能有效學習與執行知識工作
原來如此!這樣的話,除了依賴外在環境之外,自己也要設法讓自己保持安全感和平靜感,才能夠提升知識工作或學習的效率
從圖中看到,來自您身體的信號在到達皮層之前首先通過腦乾和邊緣系統
通過「腦幹」和邊緣系統
沒錯。所以近年非常靜坐 & mindfulness 變得很流行。尤其是在矽谷。除了工作與社交媒體讓人們的壓力大大提升之外,大家也感覺到能讓自己保持安全感和平靜感,是提升工作產出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