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邦幫忙

2021 iThome 鐵人賽

DAY 22
0

我先說一個故事。我認識的一位建築師長輩,前些日子新居落成,邀請我們去他新家喝咖啡聊天。這位長輩說,他很重視他的家庭生活,也因為這樣認為家庭空間的核心應該是在客廳,所以他的客廳設計的空間較大也簡潔,除去了電視這樣會讓大家各做各的干擾因素,整個客廳充滿溫馨的氛圍。而因為重視客廳的家庭生活,所以包含主臥與小孩房空間設計上會讓人家有印象的小,但是會在房間內看到許多收納的巧思。

如果把上面的故事仔細讀完,你先假設你變成一個室內設計師,我這位長輩來請你做室內設計,也一樣告訴你他很重視家庭生活,請問你腦袋中浮現的,是不是大客廳跟小房間?(配合點,不要拆我台)

或者你把這樣大客廳小房間的配置設計給另外一個也很重視家庭的客戶,我猜被退設計的機會應該100%吧

為什麼會這樣?

思考上「重視家庭生活」是一個抽象的概念,而「大客廳」、「小房間」是一個實體的呈現,或者在<<Day 11 不要帶著做法去要答案>> 中「大客廳」、「小房間」是作法,「重視家庭生活」是答案。因為實體呈現與做法已經是被具象化了,是大,是小,是方,是圓都已經被呈現出來,因此就很容易被記得,也很容易被拿出來複製。但,概念這抽象的東西,卻很難傳達出來。

很抽象玄乎嗎?腦筋急轉彎式的回答會告訴你,可能把配色換成暖色系,其他配置不用改,說不定就可以滿足另外一位客戶對於「重視家庭生活」的要求,或者只要把沙發換成L型沙發也可以達到目的!

因為每個人對於「重視家庭生活」的呈現方式不同,有些人可以透過空間,有些人偏愛透過顏色,甚至有些人會希望要有某種家具物件。每一個人想要呈現主題的方式千奇百怪,因此各有巧妙。然後另一方面,有些人卻不擅長描述抽象的主題,但是卻會排列、使用明確的實體來表達自己想要的。

回到思考這件事情,要滿足「抽象」的條件有無限多種可能,而多樣的「具象」又難以指向一個收斂的概念,如果只有站在一邊來思考問題,自然就不能把事情看的完整與透徹。所以我們該怎麼做? 當在溝通/需求訪談/思考的時候,分辨清楚現在的題目是抽象的,還是具象的,如果是具象的項目,是不是真的明確的意義,還是仍有疑義,覺得在隔靴搔癢。這就是常常與甲方需求訪談完成後,內容又被甲方自己猶豫翻盤的原因:因為甲方不夠成熟可以指出自己內心真正想要的,卻只能陽春的提出表象的具象需求。

另外人在面對問題的時候,往往會先套用自己過去的經驗當作條件假設,在此基礎下進行推演。可是有沒有想過,像這樣沒有經過檢視的假設,反而會成為溝通的盲點,思考的陷阱?

早期我自己在思考溝通之前,盡可能簡述我作法背後的假設情境有哪些,希望請對方確定我的背景情境的假設是否有誤,再來討論做法是否可行;現在進一步在聽同仁的做法的同時,不斷思考與引導同仁說出自己的假設背景,剔除不合理的假設,讓同仁在思考與溝通過程中找到本質,讓事情更順利。

思考的思路與溝通,我覺得是同一件事情。人常常會爭吵,大部分都是因為吵要左轉與右轉,或者什麼時候轉的問題。思考,就是自己跟自己對話,也一樣要自己跟自己吵要左轉與右轉,或者什麼時候轉。

多多反覆的有意識的練習吧。


上一篇
很難 vs 不可能
下一篇
面對自己陰暗面的修練
系列文
專案/團隊管理的無字天書30
圖片
  直播研討會
圖片
{{ item.channelVendor }} {{ item.webinarstarted }} |
{{ formatDate(item.duration) }}
直播中

1 則留言

0
weiweiwesley
iT邦新手 4 級 ‧ 2021-10-01 10:09:06

內容內容又被甲方自己猶豫翻盤的原因

這邊多打一次“內容”

我要留言

立即登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