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上)
教育評量的領域,對「能力」有大量的衡量需求。其中有一個值得借鑑的概念是「無變異比較 (invariant comparison)。
基本概念是:
聽起來是不是講廢話 XD,等於用兩個體重計量體重,答案應相同。不過在 IQ 測驗中,常常發生上述問題,例如第一次測量,甲的 IQ 高於 乙,換了一個工具後,乙的 IQ 就高於甲。
在商業的場景中,則可以對應到面試或衡量專案績效時,會因為審查官「是否嚴格」或專案的的困難程度,會產生很大的落差,此時我們就會說這個狀況的「無變異」不成立。
在 1961 年 Georg Rasch 提出了一個解決方案,可以來預測「答對是非題」的機率。
根據
步驟
ln(P(a)/ (1-P(a))
,P(a)
是答對題目的機率In (0.82 / 0.18) = 1.52
-0.619 + 1.52 = 0.9
,
1/ (1 / exp (0.9) +1
這裡的意義是,「受測者有 71% 會答對該題目」
這個模型有兩個前提:
美國臨床病理學會的認證:
衡量閱讀能力
(...............最後還有一個 chapter,我讀完了,但已失去了摘要的能量,就結束在今天吧orz)
書中 Georg Rasch 提出的是這個理論嗎?https://zh.wikipedia.org/zh-tw/%E9%A1%B9%E7%9B%AE%E5%8F%8D%E5%BA%94%E7%90%86%E8%AE%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