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邦幫忙

2022 iThome 鐵人賽

DAY 24
0

這篇的主角,衝剌回顧會議,與之前提到的衝剌審視會議,都會在 Sprint 的最後一天召開。 一般來說,它經常會在緊接著 Sprint Review 結束後,Scrum Master 等到 PO 及關係人離開後,才會讓團隊安心地進行這個會議。

https://ithelp.ithome.com.tw/upload/images/20221009/20105528GosoqYwDnp.jpg

衝剌回顧會議

口語上又稱 Retro 或是自省會議,英文為 Sprint Retrospective,它是為了幫助團隊持續進行檢驗及調整而設計的,這是一段專門留給團隊的時間,上篇文章 <衝剌審視會議> ,其討論主題的關注點是在「產品」中,而此篇的衝剌回顧會議,則是聚焦在團隊的開發流程、溝通方式、以及每個 Sprint 過程中大家所發現的問題之上,目的是集思廣義,針對同樣一再發生的問題,找出可以行動的項目,在執行下個 Sprint 時得以做出調整,讓團隊愈來愈好、不再同一地方跌倒好幾次,進而期望能夠帶動團隊績效感、以及提升幸褔進步感。

與傳統專案管理檢討報告的差別

傳統專案管理的流程裡也有類似的環節,在專案的結案階段,除了要產出最終產品/服務之外,還會將整個專案做一次通盤的覆盤檢討,進行整理出專案經驗的傳承報告,以產出所謂的「組織流程資產」。它們立意很好,但問題在於時間點,是在專案要結束的時候才召開些所謂的事後檢討或經驗總結,這很容易變成是批鬥大會,且討論出來的結果,幾乎都會是一份羅列各種需要加強及如何加強的「冗長」清單,並且幾乎都會是沒什麼實操性的相似陳述,例如:

又一次,我們還是人力、時間不夠無法做到覆蓋率夠高的測試,所以我們需要更多的 QT 測試人力

→ 是的沒錯,但 QT 人力就是只有少數的 Function Team,不是說加就能加(站在老闆角度,要能夠在「效益」上有量化証明,才會願意養更多的長期人力)

為了修 Bug 延誤開發時程,經常導致 milestone 常常 Delay、人員經常性的加班,所以我們要能夠維護高品質的程式嗎

→ 是的沒錯, 政治非常正確,但要「如何」做到,且這些「如何」的手段、方法,是不是有真的有經過幾次試煉後明確有效,若沒效,應該要趕緊試其他新方法

有沒有發現,這種抱怨式的陳述,問題都在於沒有「可行性」以及缺少了「用時間來驗証是否可行或需要換個方式」。另一方面,案子都到即將要結束了才來做羅列,很多曾經發生的事情其實已經忘的差不多了,就算大家開個會,洋洋灑灑寫下來的也都會是一組「模糊的抽象概念」,不是那麼具體,歷歷在目。

傳統方式還有一個我認為不太好的地方,那就是產出的成果是落落長的待改進處清單,冗長到不知該從何處著手,容易讓團隊產生沮喪與無力倦怠感。

Scrum 短頻次、定期回顧的好處

其實只要將傳統回顧的方式調整一下,將週期縮短,不是在最後,而是在每個 Sprint 要結束時就舉行衝剌回顧會議,如此一來,能夠寫下來的項目大家一定是記憶猶新,且不管羅列下來的有多少項目,由團隊一次只選出 1-2 項改進之處,想好對策,並於下個 Sprint 中執行,這種不求多但求漸進式改進的方式,能讓團隊保持希望,並想嘗試看看改進是否有效,待下次的 Sprint Retro 時,一起來檢驗,有效就繼續保持,無效就換個方法,繼續嘗試。

如此一來就能夠有效地利用自省會議,持續改進夥伴們的工作方式,如此,團隊便會有強烈的責任感以及克服後感受到自身成長的意識。

Sprint 異常終止時更需要回顧

之前的文章提到過,在 Scrum 中,管理層、PO 與團隊需有個基本的協議,就是盡可能不在 Sprint 的進行中增加需求。但有時候也會出點狀況,導致整個 Sprint 必需結束(通常是商業上發生了什麼劇烈變動),遇到這種狀況,產品負責人可以向團隊請求 Sprint 異常終止。

若你的團隊真的發生了這種事,那麼在處理完相關事情後,立即召開自省會議就很重要了。由於這種狀況很少見,整個過程一定有哪裡出了問題,試圖找出這些問題、反省並擬定可改善的行動,團隊成員必定都能夠從中學到許多東西。

https://ithelp.ithome.com.tw/upload/images/20221009/20105528yjv3jjYEr1.jpg


上一篇
Day23. 敏捷訂飲料(3)-衝剌審視會議
下一篇
Day25. 敏捷訂飲料(5)-自省會議的方法
系列文
我們與敏捷的距離-30天上手產品敏捷專案管理30
圖片
  直播研討會
圖片
{{ item.channelVendor }} {{ item.webinarstarted }} |
{{ formatDate(item.duration) }}
直播中

尚未有邦友留言

立即登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