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朋友面試時遇到一個情形,抵達公司後,面試官給他一張試卷,只講了半小時後再過來,只留朋友一人在會議室,也不知道能不能用手機查資料,默默寫完後,半小時後面試官也沒回來,還是他主動去外面找人。面試官看完覺得他程度不錯,有發錄取通知,但朋友覺得面試太瞎了,就沒去了。
另一位朋友也有差不多經歷,抵達公司後,一樣給他一張題目歪斜的試卷,隨便找張桌子讓他作答,題意也是含糊不明,但一樣的面試官跑去做其他事情,只好自己答題上寫明假設條件,但體驗實在太差,後來錄取也沒去。
這兩個真實發生例子,凸顯出空有試題但沒有規劃好施測方式,根本是災難。所以為了避免此問題,就是要事先規劃考試規則,主動告知面試者進行流程,你不能把測驗丟下就讓面試者自行發揮(除非這就是你的施測方式)。
你需要制定好考試規則,通常會有以下幾項需要說明:
第一項就是要告知面試者,接下來的測驗會怎麼進行、有什麼時間可以運用,以及面試者要怎麼交付答案。
如果是白板題測驗,白板題通常有約定俗成的默契,例如會和面試官互動、運用白板思考作答等等等,就可以直接和面試者挑明是白板題,以及在接下來半小時內,會和面試者討論某題目。
如果是筆試/情境測驗,則是要交付試卷、筆以及筆記紙,並說明測驗時間半小時,直接在試題上作答,或是面試官十分鐘後會進來,請他提供解決方案。
如果是線上測驗,例如 HackerRank、Codility 等,就要事先設定好題目以及施測時間,並和面試者確認電子郵件寄發邀請測驗。
第二項就是要說明,在測驗當中,什麼行為允許、什麼行為不行。例如能不能查資料?作答時能不能使用 GitHub Copilot 或是 ChatGPT 等 AI 輔助工具?能不能自備工具?例如計算機等等。
另外這裡有個情況是,如果是只講明禁止事項,那面試者會預期其他都是允許的;反之,如果只講明允許行為,則會挑敲其他都不行。可以搭配補充,有疑義時,面試官會當場裁示。
第三項就是要說明怎樣是完成測驗,或者測驗最後要交付的事物是什麼。例如最後要請面試者測試都要通過?或是交付程式碼?或是交付試卷?或是現場簡報或說明?
最主要是讓面試者可明確知道,自己最後在這準備時間或考試時間後,要呈現給面試官是什麼。
最後是告知面試者,當他遇到問題時可以怎麼處理。在說明面試流程或讀完題目時,多少會有問題,主動告知面試者問題處理方式,例如他可不可以提問?還是只能詢問什麼?是要現在提問?之後提問?,以及可以搭配「有沒有其他問題」,避免面試者悶在心裡。
在說明考試規則時,要預留讓面試者提問空間,並且主動說明提問事項。目的在於降低提問壓力,避免擔心提問遭面試官扣分。說明提問事項時,你可以注意:
第一點,通常和面試者會有默契,就是有關解法是不能提問,即使提問也可能會被面試官默默扣分。但老實說,哪些是有關解法蠻難認定的,在面試中也是不教而殺謂之虐。你可以限定提問範圍,告知面試者可以問和不能問,通常作法是說明一個範圍「可以詢問有關題目理解上的相關問題」。
第二點,就如同在一些大學、研究所課程中,老師通常會在第一堂說明提問方式,例如在課中隨時舉手發問或是在課後會留下來讓學生問問題。同樣的,在面試中也是,你可以告訴面試者提問的時機點以及方式。
提問時機點,例如面試者應該在過程中什麼時候提問,或是隨時可以發問。最主要是釐清,面試者在哪些時點提問是比較適當的,不會被面試官非難。
提問方式在實體面試或視訊面試中,比較可以略而不提,通常稍微一個出聲或示意,你就知道面試者要提問。最主要會在非互動型測驗中,例如是給面試 1-3 天完成回家作業,那他在過程中應該要怎麼提問,這時候就需要詳述提問方式如何,是直接寄信還是有即時詢問方式。
另一個就是提示與提問不同,面試者會在測驗當中尋求「提示」,通常面試者已經預期會扣分,但仍希望獲得提示往下前進,這時你可以斟酌直接給予答案或方向。
面試中測驗,一路順順完成當然好;但面試者可能因為緊張一時失常或是真的無法解題,例如:
你可以選擇介入或不介入,這端看你面試官人設如何,以及此次測驗評鑑目標。所以可以視情況介入,要注意是:
一開始可能會怯於介入面試者測驗,不過我認為,要讓面試者有更好的表現,適時地介入是必要的。以及教學是最好的學習方式,自己也可以獲得成長機會。
如果我朋友面試公司有注意到這些環節,我相信面試體驗一定大有不同。但時不時就會有類似情況發生,有些公司會宣稱考試只是參考,例如只是看你字跡美醜,不在意如何進行測驗,但老實說雙方心知肚明、隱而不宣,面試中所有環節都會評價。以及面試者也會從這些體驗來評價公司,影響到職意願。
所以當準備試題測驗面試者時,也務必要設計測驗流程,讓面試者知道,公司重視對待每位面試者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