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邦幫忙

2025 iThome 鐵人賽

DAY 6
0
IT 管理

AI賦能PM實戰手冊:打造高效智能產品工作流系列 第 6

Day6:競品深挖匠:AI 輔助的深度競品分析

  • 分享至 

  • xImage
  •  
Moon:「經過上一站的努力,我發現我好像離客戶又更近了一些!也更能了解客戶的喜、怒、哀、樂了!而且在在追蹤競品和市場趨勢,也開始比較有餘裕一些了。」

黛西:「太好了!我們都在一點一點地前進呢!」

Moon:「原來這些原本離我好遙遠的工具和 AI 沒有我想像中的難耶!我現在也初步入門多種資訊收集工具,跟 AI 對話都越來越上手了!」

黛西:「沒錯!很多事情只要踏出第一步,就會發現,其實沒有我們想像中的難!重要的是鼓起向前一步的勇氣唷~」

Moon:「沒錯!我又有滿滿的動力了!上一站我們獲取了很多的關鍵資訊,那接下來我們要怎麼更進一步去做一些競爭分析呢!😭」

接下來,和黛西一起回到現場~

過去,競品分析是個勞力密集的工作。但現在,我們可以將比較多繁瑣的步驟交給工具或 AI,讓我們專注於最關鍵的策略思考。

但在上一站實作後可能感覺,光有工具還不夠,我們需要一套完整的分析框架來引導我們的思考方向。以下會介紹幾種競品分析方法,並說明 AI 要如何賦能:

🔥方法一:SWOT分析
SWOT分析是一種內外部環境綜合評估工具,它將分析對象的內部優勢(Strengths)和劣勢(Weaknesses)與外部環境的機會(Opportunities)和威脅(Threats)相互結合。

具體步驟為:

  1. 確定分析目標: 鎖定一個競品或自己的公司作為分析對象。
  2. 內部評估(S & W): 盤點內部的資源、能力與特點,例如品牌知名度、技術實力、產品線、定價策略等。找出比對手做得好的地方(S)以及不足之處(W)。
  3. 外部評估(O & T): 分析外部市場環境,包含產業趨勢、消費者行為、法規政策、技術變革等。找出可以利用的有利條件(O)和可能帶來的挑戰(T)。
  4. 策略制定: 根據四個象限的交集,制定對應的策略:
    • S-O策略: 運用優勢把握機會。
    • W-O策略: 克服劣勢以把握機會。
    • S-T策略: 運用優勢來規避威脅。
    • W-T策略: 劣勢與威脅雙重挑戰,需要尋求轉型或防禦。

範例:以「一家主打環保材質的手搖飲料品牌」為例,請 Gemini 產出的 SWOT 分析。

內部分析(優勢 S 與劣勢 W): 這部分主要看自己本身具備哪些能力與特點,以及有哪些不足之處。
https://ithelp.ithome.com.tw/upload/images/20250920/20178805Cy6AsHn68k.png

外部分析(機會 O 與威脅 T): 這部分主要看市場環境中,有哪些外部因素能帶來機會,又有哪些外部挑戰需要面對。
https://ithelp.ithome.com.tw/upload/images/20250920/20178805hQkm818DrG.png

🎯AI 應用:
你可以將要分析對象的年度報告、近期新聞稿、社群上的用戶討論摘要、或是其他獲得的資料提供給 AI 模型,然後下指令:「基於以上資料,為這家公司生成一份初步的SWOT分析報告。」透過AI 快速整理出初步有結構的內容,可以作為進一步分析的起點。

🔥方法二:PEST分析法
PEST分析法用於宏觀環境分析,可以幫助企業了解外部因素對自身產品或產業的影響。通常會是策略規劃的第一步,在進入特定市場或開發新產品前可以使用。具體分析面向包括:

  • 政治(Political): 這個面向主要關注政府的政策、法規與政治穩定性,包含:政府政策、法規、稅收政策、貿易條約、政治穩定性等,直接影響企業的市場准入與經營成本。
  • 經濟(Economic): 這個面向關注宏觀經濟指標,包含:經濟成長率、通膨率、匯率、利率、消費者購買力等,它們決定了市場的購買力與營運成本。
  • 社會(Social): 這個面向關注社會文化,包含:人口結構、文化價值觀、生活方式、消費者行為、健康意識等,它們影響消費者對新科技的接受度。
  • 技術(Technological): 這個面向關注科技發展與基礎設施建設,包含:新技術的發展、自動化程度、研發投入、數位化轉型趨勢等,它們是產品能否順利運作的基礎。

範例:以「某電動車充電樁公司欲進入東南亞市場」為例,請 Gemini 產出的 PEST 分析內容說明。
https://ithelp.ithome.com.tw/upload/images/20250920/20178805v1eOGwHen2.png
https://ithelp.ithome.com.tw/upload/images/20250920/20178805vUrBLO2jHm.png
https://ithelp.ithome.com.tw/upload/images/20250920/20178805uZsmVEB9iL.png
https://ithelp.ithome.com.tw/upload/images/20250920/20178805vg1r9GCY93.png

PS:以上是針對方法的說明及示意,實際再請 AI 產出內容時,是可以請它直接協助列出分析中所需要的時計相關資訊,例如:泰國政府實施了「3.0 電動車獎勵計畫」,提供一系列稅收和補貼優惠等。

🎯AI應用:
當我們需要了解特定市場的宏觀環境時,可以讓 AI 搜尋並總結該地區近期的相關政策、經濟報告、社會文化趨勢及技術發展新聞,快速建立全局觀。或是已經取得相關詳細資料,也可以餵入資料,請 AI 協助彙整、分析所有資訊。

🔥方法三:波特五力模型分析法(Porter's Five Forces):
這是一個行業競爭態勢分析方法,從產業結構的角度分析競爭強度和潛在獲利能力。具體從五個面向評估行業的吸引力:

  • 同業競爭者的競爭程度: 評估現有競爭者數量、市場成長率、產品差異化程度等。競爭越激烈,產業吸引力越低。
  • 新進入者的威脅: 評估進入門檻,如:技術專利、資本、政府許可、品牌忠誠度等。進入門檻越高,威脅越小。
  • 替代品的威脅: 評估是否有其他產品或服務能滿足同樣的需求。如,電子郵件之於實體信件。威脅越高,產品的價格彈性越小。
  • 供應商的議價能力: 評估供應商的數量 、供應商提供的產品獨特性、轉換供應商的成本 等。供應商越集中或獨特,議價能力越強。
  • 購買者的議價能力: 評估客戶數量 、客戶購買量、產品的替代性 高低等。客戶數量少且購買量大,議價能力越強。

範例:以「手機遊戲產業」為例,請 Gemini 產出的波特五力模型分析內容。
https://ithelp.ithome.com.tw/upload/images/20250920/20178805XthE9JNRjq.png
https://ithelp.ithome.com.tw/upload/images/20250920/20178805Dh60GNCxoT.png
https://ithelp.ithome.com.tw/upload/images/20250920/201788057EYMY6LoSQ.png
https://ithelp.ithome.com.tw/upload/images/20250920/201788053uVTt6Xpja.png

【名詞說明 - 議價能力】

議價能力」指的是 一方在協商過程中,影響對方、並獲得對自身更有利結果的能力。簡單來說,誰的議價能力強,誰就能在談判中佔據上風,決定交易的條件,例如價格、品質、服務條款等。

以波特五力模型中的「供應商的議價能力」為例:

✨當供應商議價能力強時:
🎈情境:全世界只有一家公司生產某種稀有且不可替代的晶片。
🎈結果:該晶片公司(供應商)可以自由提高價格、降低服務品質,因為買家(例如手機製造商)沒有其他選擇,只能接受這些條件。這時,買家的議價能力就非常弱。

✨當供應商議價能力弱時:**
🎈情境:市場上有數百家廠商生產某種標準化的螺絲。
🎈結果:螺絲生產商(供應商)之間競爭激烈,為了獲得訂單,他們必須提供更低的價格或更好的服務。買家(例如汽車製造商)可以輕易地更換供應商,因此他們的議價能力就很強。

🎯AI應用:
AI 可以協助搜集這五個「力」的相關資訊。例如,可以詢問AI:「目前市場上有哪些新創公司或技術可能成為我們產品的替代品?」來快速掌握潛在威脅。

表格一:各方法比較表
https://ithelp.ithome.com.tw/upload/images/20250920/20178805VJ8WE0CNBD.png


從分析到策略:PM 的價值所在
AI 的強項在於透過「已知的資訊」並發掘出「數據的關聯性」;而 PM 的核心價值,則在於深入了解「數據背後的因果」,並從中制定出可行的策略與計畫。

例如:AI 告訴我們,競品A的用戶在社群上對「價格」的負面討論增加了20%,但作為PM,我們需要進一步思考:這是因為競品漲價了?還是我們的產品推出了更高CP的方案?或是市場上出現了更便宜的替代品?這背後的「為什麼?」以及我們應該「如何應對?」,是 AI 無法取代我們的地方。

Moon:「哇!有了AI 的支持,我就再也不用擔心不懂分析方法,反而可以透過和 AI 的互動,持續的學習、成長,並將所學應用到自己的工作場域!我好像更喜歡自己的工作了!」🤩

黛西:「沒錯!這就是 AI 我們的超級外掛!善用這些工具,就算是門外漢也可以先初學入門,若是已經有基礎的人就更能省下自己的作業時間,進而能掌握先機!達到工作上的成長與成就感!Let's Go!🚀」

上一篇
Day 5:市場偵察兵:用 AI 追蹤資訊、產業動態與用戶聲音
系列文
AI賦能PM實戰手冊:打造高效智能產品工作流6
圖片
  熱門推薦
圖片
{{ item.channelVendor }} | {{ item.webinarstarted }} |
{{ formatDate(item.duration) }}
直播中

尚未有邦友留言

立即登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