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範定義除了元件設計、空間、格線等等外,另外還有經常重複使用的樣式也能夠被預先定義,比要常見的視覺效果如下:
圓角就有點類似於明體、黑體之間的關係,黑體與明體會有兩者截然不同的個性,明體讓人感受具有人文、藝術氣息;黑體則讓人感受具有科技、現代感,圓角亦是如此,且可以隨著不同的圓角尺寸有著不同感受。如無圓角如同黑體,具有科技、現代感,但同時讓人感受較無情感,反之大圓角則讓人感覺更易於親近。
然而選擇哪一種都應該延續相同的視覺效果,並延伸到所有的視覺元件上。
下圖:這是不好的示範,圓角沒有固定的運用,無法維持一致性的視覺體驗。
陰影在 Material Design 中不斷提到,他是一個呈現「深度」的好技巧,具有相同深度的物件會讓人感受到相同的重要性。
前文所提到的深度:https://wcc723.github.io/design/2018/10/19/grid-system-2/
https://material.io/design/environment/light-shadows.html#shadows
因此,設計時也可以使用不同級距的陰影,表現出不同重要性的元件,當然這些依然要維持固定的級數。
雖然些許差異的陰影變化是難以察覺的,但會增加開發上的許多困擾。
邊線是色彩、線條的延伸,套用在元件的邊緣,邊線運用上特別要注意元件與元件的接合性,因為邊線本身具有空間,所以當並排、小距離間隙邊線的呈現都要注意。究竟是要完全相合、色彩變化差異等等。
這些樣式經常會重複定義,且會應用在元件上或網站上的各個地方,就如同是字體一樣,這些通用視覺效果也應該需要被預先定義,避免每次運用只有些為落差,但卻沒有一致性的視覺效果。
這些效果並非是獨立的元件,並沒有實際外觀,但這樣的預先定義有助於統一樣式,以一個卡片來說如果沒有共用的邊線粗細、色彩、陰影等等,視覺感落差就會很大,而這些視覺感受同樣會延伸到其他元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