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邦幫忙

第 11 屆 iThome 鐵人賽

DAY 24
0
Software Development

敏捷 30 天養成計劃系列 第 24

敏捷大班~Retrospective 方法~學問 ORID

  • 分享至 

  • xImage
  •  

https://ithelp.ithome.com.tw/upload/images/20190925/20106486Tva1IV8ex3.jpg

ICA 焦點討論法

如果問我 2017 年上過的所有課中收穫最多的是哪一門,我一定毫無疑問的說是『ICA 的焦點討論法』(Focused Conversation Method)又稱為 ORID。只是我還是無法很順暢的操作『ORID』這工具,也感謝 ICA 引導師『曾世民』不厭其煩的給我很多 feedback。

我最深的體驗是『不要為了 ORID 而 ORID』,所謂的焦點討論法就是引導者必須要有明確的焦點,而且應該在焦點討論法進行前有所準備,是為流程進行設計及修改,不是針對結果進行設計。下面這張圖就是 ICA 課程中所提供的準備表。

  1. 要有『明確的對象』。
  2. 要有『想要得到的具體成果』。
  3. 要有『希望團體經歷的體驗』。
  4. 要有『結語』。最好也要有『開場白』比較容易讓大家聚焦。

接著試著列出想問的問題並確認是否跟『具體成果』相呼應,然後依『客觀性』、『反映性』、『詮釋性』、『決定性』進行調整。

  • 客觀性(Objective):發生的事實、資訊、資料以聚集注意力。
  • 反映性(Reflective):產生的情緒、感覺、創意的關聯。
  • 詮釋性(Interpretive):賦予的價值、意義、目的、觀點、重要性、暗示。
  • 決定性(Decisional):得到的新的了解、決心、行為轉變、提出的新問題。

ORID 也是一種『發散』再『收斂』的過程,一開始運用『客觀性』廣泛接收大家的客觀觀察與事實陳述,再透過『反映性』瞭解參與成員不同的感受。接者利用大家對事實、資訊的『詮釋性』來收斂聚焦,最後收集『決定性』建立起大家對具體成果的承諾。從練習的過程中,我們要重視三個 C ,分別是 Comfort(安全)、Context(脈絡)及 Content(內容)。先有建立溝通的安全環境,然後由引導者說明『此時』『此刻』『此地』的脈絡,也就是我們討論所想要達成的具體成果。最後才是內容的產出。有脈絡的界線下,討論才不會失焦,參與者也比較容易投入討論。

ORID 小秘訣

  • 一開始必須要有一個開場白【很重要】。
  • 客觀性(Objective)和反映性(Reflective)的過程要快要多。
  • 客觀性(Objective)重客觀的事實與資訊,越多越好。
  • 反映性(Reflective)透露出越多感受、心情、情緒、回憶及聯想越好。
  • 詮釋性(Interpretive)和決定性(Decisional)的過程要慢要思考。
  • 詮釋性(Interpretive)和決定性(Decisional)的過程可以用寫的。
  • 詮釋性(Interpretive)可以讓參與者對資料中給予更多的意義。
  • 決定性(Decisional)【很重要】,少了決定的談話幾乎就是浪費時間。
  • 決定性(Decisional)一定要收斂,但不一定所有參與者的共識。
  • 引導者的立場是『中立開放不設限』的,是引導不是誤導。
  • 如果是『閱讀文章』可以請參與者讀出來,感受更深。
  • 避免封閉式問題或有明確答案的問題,以免馬上被收斂。
  • 最後最好有個結語【很重要】。

【文思不藏私】敏捷 30 天養成計劃~搶先看


上一篇
敏捷中班~衝刺回顧會議
下一篇
敏捷大班~Retrospective 方法~Lean Coffee
系列文
敏捷 30 天養成計劃30
圖片
  直播研討會
圖片
{{ item.channelVendor }} {{ item.webinarstarted }} |
{{ formatDate(item.duration) }}
直播中

尚未有邦友留言

立即登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