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探討了面對變化的態度與重要性,今天再次從自己出發,透過細微的觀察來化解問題,進而讓團隊合作更為順暢。源於自己的議題,往往先被忽略,當個人與團隊不斷關注在各種流程與方法的優化上,反而漏掉了更基本的東西,當地基鬆散時,往上建什麼東西都難以施力,甚至帶來風險。
團隊在運作中,難免是會有碰撞的,也有碰撞激盪創新的說法,在這個情況下,被拒絕的也許是自己很滿意的工程提案、介面設計與文案等,也有可能是討論當中隨口提出的想法,我們雖然無法避免這些磨擦,但並不帶表要讓它影響自己的心情。
為什麼要特別談這個議題?在我的觀察,多數人被拒絕的反應很是很失落,甚至立即武裝自己來抗衡,失落與衝突容易不斷蔓延,最終影響到行為,也反應在工作上。這麼說並不是表達會有人很歡喜的被拒絕、被否定,而是當它發生時,我們可以更有智慧面對。
在《被討厭的勇氣》一書當中,對於人們想要獲得他人的認同一事,透過哲學家與年輕人兩者的對話帶出幾個值得我們思考的題目 (自 p.132 起),例如:不要為了滿足他人期望而活、我們無法干預別人的評論,而後又進一步推展到什麼才是「真正的自由」,呼應了書名「被討厭的勇氣」。這是一個有趣的對話過程,年輕人也隨時做出反駁,如果讀者也想「否定」這些題目,不妨跟著書中的節奏一探究竟。
我在「溝通這回事:個人經驗篇」提到,當別人不認同我的想法,該怎麼辨?並且依我的經驗給出了建議,首先意識到不同認本身就是一種自由,事情就結束了。若仍然覺得難以接受,認為需要再採取什麼行動,則可以從換位思考切入,以它作為一種工具,幫助自己緩和一些,並把事情看得更清楚。
在過去的文章中,我有時會以「非黑即白」或「二元」這種詞彙來表達,背後對應的概念就是二元對立(Binary opposition)。希望大家可以跳出這種思考模式,將發現選擇多了很多,既不絆住別人,也讓自己更輕鬆。
不過,為了表達與理解,我們仍然會依靠二元來建構所謂的邏輯,就連「跳出二元對立」這個小標題本身也是二元對立,這點不需要太過糾結了,畢竟我要寫文章需要文字化(哈)。
若我們把「拒絕」視為單純的要與不要,就容易錯失機會,與其消極認定它是一種結束,不如更積極的看出新機會。
實際在溝通上,雙方都是來往互動的,隨著不同對話的展開,結果總是變動著。在研究的問卷調查、日常溝通與職場協作上,大家或多或少聽過類似「1 ~ 10 分你認為是幾分?」的提問方式,也是為了避免落入一刀切的窘境。
有時候我們交付了提案,同伴或上司可能很快拋出質疑,若把這個當成了拒絕,便一路往被否定的方向走去,是很可惜的。我們有沒有想過為什麼會有這種質疑?可否更積極的,把握這個「機會」來了解觀眾給予的「回饋」,並傳遞融合雙方的「新想法」呢?
利用前面介紹過的「溝通這回事:ORID 與引導」,從 ORID 四個環節選取你想了解的,並加以提問,讓一個討論或會議能夠有更充份的資訊被展現出來。
再換句話說,就是不要一擊就倒,當自己一擊就倒時,也沒立場抱怨別人拒絕了,對吧?反過來說,若自己對於他人的反對欣然接納,那事情也就告一段落,不需要再醞釀不好的情緒。
退萬步言,有沒有可能自己擁有非常棒的想法,但他人就是不買單呢?有可能,但這背後的原因可大可小,可能很荒謬,也可能很沉重。荒謬的是,他人完全跟自己不對頻,一點也無法體會想法的精妙,也許是他心情非常不好,跟本無心聆聽,也有可能他對這個領域一知半解;沉重的是,這可能來自人際關係,當人與人產生成見時,什麼話都不中聽了。說到這裡,我們也可以體會,外界能不能接受也不是自己能夠控制得了的。
這個時候如果出現了「自由是吧?我就不管外界任何的想法,勇敢的做自己!」這樣的想法,那又再次進入二元的分界當中了。
若一直被動抵禦負面情緒讓您感到勞累,還想再做點嘗試,可以回想今天到目為止讓自己不快樂的人事物,或自己認為即將遇到不快樂的人事物,然後:
有些人可能會發現,自己幾乎是一瞬間就下了結論,而且這個結論還很堅固、直接,非黑即白,再往下產生各種腦內劇場,於是一件事情的負面思維就這樣不費力放大無數倍。若有這種體會,本身又個是「機會」,相信這時候自己經知道該怎麼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