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會整理想要修改的「見解」健康圖書館部分,
為什麼不加一個搜尋列
這個生理期的時候真的會暴怒變成哥吉拉吧,現在人不是什麼事都先直接google比較快?
既然有專業的醫師團隊為什麼還要等到「我的每日見解」跳出來我才找到那個資訊啊,
我就想要自己找
這邊的資訊有點就是研究來源是有出處的,比較知道是真的還是假的。
雖然現在的感覺有點像是目錄,一般一切都可以看得到,
明確有目標就會希望有個搜尋列,
而且第一個分類是"discover",探索加上一個搜尋列也不奇怪吧。
以 Material Design 為例,就最常見的持續式搜尋與可擴展式搜尋(persistent search and expandable search)都可以讓找話題變的很流暢。
https://material.io/design/navigation/search.html#persistent-search
另外我發現他的知識話題 hashtag 有一個叫做「最熱門(popular)」
以常見的分類邏輯來說,他應該會放在專門學科的分類之前,就類似書店的排行榜會先講今日全部的書的總排行榜再分別講哲學或是文學的排行榜,
放在前面應該是比較符合使用者的習慣的。
它放在大概第十個位子,一次只能顯示2-3個要滑動 hashtag,要很多下,覺得放的有點後面。
這部分應該確定一下要讓使用者知道什麼資訊是才是最重要的,
如果假設說「最熱門(popular)」是比專門學科還重要的話,
應該要排序到專門學科的分類之前、已儲存的資訊之後。
前面也有說這邊的資料都有學者的名字和內容的出處,
為什麼、不能複製
(哇今天好適合一直用哥吉拉貼圖)
複製可以幫使用者紀錄筆記,整理需要的重點。
翻譯、分享的小工具對讀者很有幫助。
saved是已儲存的,獨立分出一類,
recent是最近看過的,watch是指影片格式的資訊,這兩者是不是可以改到discover的標籤之下?
收進去會讓操作增加什麼好處嗎?
還是單純就是只有我覺得他算是在探索的一種呢?
這點如果要提出重新設計的規劃會希望是有團隊一起討論過整個圖書館的重點核心的,
自己一個人提出來有點太無中生有了,所以這點只能先擱置。
確診都要解隔了喉嚨還是好不舒服喔,天哎
最後收錄搞笑的內心os:
連搜尋都沒有的圖書館是哪裡搞錯了?
我的圖書館才沒有那麼不智慧!
我要成為右鍵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