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規劃、評估、管理的職責,PM無時無刻都在蒐集消化資訊。
尤其多個專案的需求訪談撞期時,需要記錄的資訊可能多到想吐。
「動手記錄、思緒跳躍」的效率必須最大化發揮,不然PM光釐清回想資訊就容易耗掉很多時間。
開會我習慣抽測PM助理問:「剛才的會議重點是什麼?我們目標是什麼?為此需要做什麼?」
每當看PM助理認真低頭「聽寫」會議內容時,多半能預料到會後抽測狀況將很慘烈。
「聽寫」派的50%會呆愣看著我、50%會埋頭想從自己寫的逐字稿中探得答案,但久久難以找到所需資訊。
反之,在會議中會眼神交流或提問的PM助理,80%花點時間掃看筆記後可以組織語言回答,20%可能有沒聽懂的地方會藉機提問,教學後即可正確理解問題核心。
記錄只是輔助思考與留存資訊,最快可「歸納重點」與「分享資訊」的文書工具就是正解。
手寫、手機打字、電腦輸入⋯⋯無論習慣何種筆記方式,PM需要找到最適合自己速記、思考的方式。
我依據不同情形,習慣筆記的方式如下:
無論何時只要需記錄資訊,我的首選筆記工具是Notion。
考量資訊尚無法判斷怎麼歸檔,可能共享使用的機率不低,運用線上可分享編輯的工具最方便(需避免機敏資料放上去)。
Notion有手機APP可以用,所以無論筆電是否在身邊,寫起來都很方便,拖曳歸檔在自己設立的page或版面都很直觀。
可預判會議紀錄或矩陣表格的格式時,我會直接使用客戶常用的檔案格式,這樣會後整理資料時的調整幅度較小。
剛成為PM助理的半年,我很常抱著筆記本,之後筆記本就成擺飾放在桌上了。
還不清楚需要記錄什麼重點時,幾乎都是比照逐字稿方式記流水帳。
等思考模式鍛鍊起來,手拿筆塗塗寫寫只是為了方便歸納邏輯和溝通,所以需要時才會拿白紙來用。
打字速度夠快時,筆電或手機記錄比較方便快速,省去紙本轉換到電子的這道功夫。
時間寶貴,盡可能避免重工再謄寫一次內容。
錄音基本上只是以備不時之需,有對質需要時才會翻出來用,我錄完幾乎不會回放來聽。
很多PM菜鳥害怕漏聽資訊,會小心翼翼重聽一邊錄音檔來寫會議紀錄,但我不推崇這種方式。
首先因為是菜鳥可能無法判斷資訊重要性,即使重聽錄音檔也可能遺漏重點。
其次菜鳥寫的會議紀錄請老鳥幫忙看,老鳥印象有遺漏就會指出,剛好順便請教。
最後如果客戶看了會議紀錄有意見也會提出;若客戶沒意見、與老鳥PM和菜鳥PM的記憶重點都一致,代表有錄音到但沒寫下來的,很高機率是大家都認為不重要的事情。
寫好的文件內容找不到的話,內容寫再好都沒用,所以PM需摸索出一套適用自己管理方式的「歸檔模式」。
因為管理多個專案,我常用的資料命名方式都會包含「專案名稱」方便關鍵字搜尋:
重要階段的「資料夾」或「文件」名稱,我習慣將日期放在最後,這樣如果有更新版本,以命名排序會排列在一起方便檢視。
範例:
【2022進擊的專案】專案計畫書20230402v1
【2022進擊的專案】專案計畫書20230402v2
【2023進擊的專案】專案計畫書20230408
【2023進擊的專案】專案計畫書20230415
這種命名方式方便依「時序」回溯追查資訊。
範例:
1.【進擊的專案】20230101需求訪談
2.【進擊的專案】20230115專案會議(客戶長官有出席)
3.【進擊的專案】20230117雛型展示
4.【進擊的專案】20230210專案會議
假設我印象年初有個會議是客戶長官有出席,裡面有個需求細節要再確認,進資料夾光看檔名可能就知道需要開啟#2的檔案,不用多花時間一個個開檔案來看。
筆記時可能手寫缺少畫面細節,或者電腦打字速度跟不上說話的資訊量,如果是在討論「系統畫面」或其他圖像,截圖就非常好用了。
選個自己習慣的截圖工具,截圖後將重點畫出來,圖下寫一些關鍵字,這樣回頭補充文字敘述時可以清晰回憶起最重要的細節。
而且有個好處是能立即以類似雛型的方式和溝通對象確認具象畫面。
範例:
banner設計3張圖
上述圖片內紅字、紅線搭配圖下簡短一行字,基本上可以記得重點需刪除、調整的內容。
有了示意圖的幫助,要跟客戶確認共識會快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