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邦幫忙

2025 iThome 鐵人賽

DAY 18
1

這是我朋友說他當 PM 時常常發生的事……
誒好吧我先承認,我就是我朋友

當工程師說完需求後,設計師好不容易在白板上手繪了流程,這時,行銷又插話加了幾個條件,結果大家越講越亂,此時身為 PM 的你看看手錶,發現得要去趕開下個會,於是,你只能模模鼻子說會後再討論?

上篇所分享的使用 ChatGPT 搭配 Mermaid 生成圖解,解決了 PM「畫圖比改需求還累」的問題。但當你真的把 Mermaid 帶進會議現場,新的痛點就又浮現了:大家在討論時,為了邊修改流程,你得現場即時先整理需求 → 丟給 ChatGPT 轉成 Mermaid 語法 → 貼進 live editor 渲染 → 匯出圖片 → 投影出來。等大家看到新圖時,會議的節奏早就斷了。

所以今天要聊的是:同樣都是 AI 理解脈絡後產出圖解,但不同情境需要不同工具。

先直接說破結論:文件維護靠 Mermaid,會議現場則需要另一套解法— Whimiscal diagram (以下簡稱 Whimsical GPT)

為什麼就算有了 Mermaid,在會議現場仍然水土不服

Mermaid 最大的價值其實是「文件沉澱」,作為一套「文字式」的繪圖語法,它天生適合被放進 Notion 或 Confluence 這類能自動渲染的文件系統裡。

優點很明顯:

  • 適合長期維護,語法本身可被版本控管 (沒錯,RD 最愛的,可以 diff 的好東西)
  • 更新需求時,只要修改幾行字,就能立刻重新渲染出更新的圖
  • 在 Notion、Confluence 等工具裡可以即時渲染,不必再截圖或手動貼圖
  • 文件與圖表能保持同步,減少版本錯亂

但它的限制也很致命:

  • 修改流程不直覺,必須經過「需求 → ChatGPT 轉語法 → editor 渲染 → 匯出 → 投影」這樣的多重步驟
  • 會議討論現場,這種流程會打斷節奏,不適合快速討論溝通共創
  • 缺少拖拉編輯的彈性,對非技術人員不友善 (咳咳…別在說基本程式語法是通識課了)

換句話說,Mermaid 很適合在會議結束後,作為「冷卻沉澱」文件的工具;但在需要高度互動、即時討論與快速 align 的會議進行中,則顯得笨拙。

孔明曰:略拙、略拙

Whimsical GPTs:會議現場的圖解懦夫救星

Whimsical 本身是一套專注於流程圖、心智圖等圖解的線上協作工具,許多團隊用它來取代實體白板。它的最大優勢是直覺拖拉、多人協作,適合在腦暴或工作坊中使用。

而 Whimsical GPTs,則是把這套工具帶進 ChatGPT 的環境裡。你只需要用自然語言描述需求,Whimsical GPTs 就能生成圖解,並直接放到 Whimsical 的畫板中。

施主,講中文好嗎,什麼意斯?

總結來說,這樣可帶來以下好處:

  • 你不用會寫任何語法,只要能講清楚需求 (但是…如果連表達都講不清楚,那就算是 God GPTs ,也救不了我們了)
  • 生成的圖可以再度進入 Whimsical 畫板,讓你即時拖拉、調整節點
  • Whimsical 本身支援多人協作,因此天然適合會議和腦暴的即時互動場景

它不是要取代 Mermaid,而是補足 Mermaid 的弱項。

https://ithelp.ithome.com.tw/upload/images/20250921/20105528nzAA8UU5UU.png

實戰:如何在討論現場中,如有神助

用以下要介紹的這個流程作法,Whimsical GPTs 便能夠自然融入會議的討論節奏。

假設在一個典型的產品會議場景中,大家你一句我一句彼此打斷討論:

  • 工程師:「驗證成功之後,要建立使用者帳號並分配會員等級」
  • 設計師:「首次登入我覺得得要跳出導覽教學,UX 才會好」
  • 行銷:「等等,還有更重要的事!新會員還要自動發送一張優惠券讓他們有消費衝動」
  • 客服:「你們有想到驗證失敗的情境怎麼辦嗎?應該要能重新寄送驗證信,不然會一直卡住」

這時候 PM 就能快速口語總結:「目前綜合大家的流程是:使用者註冊 → 系統寄送驗證信 → 使用者填驗證碼,驗證成功 → 建立帳號(含會員等級) → 如果是首次登入,則跳出導覽教學 → 並同時發送新手優惠券 。另外,如果使用者填驗證碼時失敗,提供重新寄送驗證信選項。」

接著,把這段你的口語文字搭配這個 prompt,丟給 Whimsical GPTs:

請執行以下:
Step1. 慢下來思考,梳理清楚我用口語訴說的流程
Step2. 脈絡清楚後,畫出圖解

##口語訴說流程##
使用者註冊 → 系統寄送驗證信 → 使用者填驗證碼,驗證成功 → 建立帳號(含會員等級) 
→ 如果是首次登入,則跳出導覽教學 → 並同時發送新手優惠券 

另外,如果使用者填驗證碼時失敗,提供重新寄送驗證信選項。

https://ithelp.ithome.com.tw/upload/images/20250921/20105528QIrZO0m2BV.png

它就會立刻產生根據剛剛你「口述」的這張流程圖。PM 再把這張圖投影出來,讓大家看著圖繼續討論。

https://ithelp.ithome.com.tw/upload/images/20250921/201055282gg0dw9ohG.png

如果需要,甚至點一下就可在 Whimsical 畫板上做編輯,直接手動調整。

https://ithelp.ithome.com.tw/upload/images/20250921/201055287l5cQ6lX7q.png

https://ithelp.ithome.com.tw/upload/images/20250921/20105528Arca6kbCaE.png

此時,圖解的威力就展現出來了:

  • 成功流程線與失敗流程線清楚區分,連獨眼龍都能一眼看懂
  • 漏掉的邏輯缺口,由於視覺化的原故,大家很快就能發現,例如「驗證信連續失敗三次要不要鎖帳號?」或「優惠券必須等驗證完成後才發送,否則可能被濫用」
  • 整個討論的過程,能邊視覺化、邊補強,效率遠勝過只有文字,大家腦中想的圖都不一樣,吵來吵去炒青菜

如此一來,會議就不再停留在只會各說各話,而是透過大家一起「看到」現階段的「圖解」而逐步產生共識,並且隨時能一句話重新生圖,即時更新。

二種圖解流,不同使用時機

要更清楚理解兩者的差異,直接比較最實際

Mermaid 的典型使用:

  • ChatGPT 產出 Mermaid 語法 → 貼進 editor 渲染 → 匯出 → 投影
  • 或者,把 Mermaid 語法直接嵌進 Notion、Confluence,文件就能即時渲染成圖
  • 後續要改流程,只需調整幾行 Code,圖就會同步刷新,非常適合文件長期維護

Whimsical GPTs 的典型使用:

  • 會議現場,PM 總結討論內容 → 丟給 GPTs → 馬上生成圖 → 投影 → 大家現場拖拉調整
  • 成果立刻視覺化,會議不中斷

這就是差別:Mermaid 強在「文件中的長期維護」的圖解,Whimsical 強在「討論現場的即時圖解」。

PM 的圖解雙刀流

既然兩者各有強項,最好的方式不是擇一,而是搭配使用。

新的工作流:會議現場即時對齊 + 會後冷卻沉澱

  • 會議現場:用 Whimsical GPTs 當「速寫工具」,把零散的討論即時收斂成圖解,讓大家快速對齊
  • 會議之後:再用 Mermaid 把成果「沉澱」下來,放進 Notion 或 Confluence,確保有版本控管,能長期維護

這樣的分工,就能夠同時解決兩個老問題:

  1. 避免會議失速,討論效率低落
  2. 避免會議屍速,會後沒有人維護

對 PM 來說,這是一個更符合實務的新工作流。你不再需要在「圖解品質」與「討論節奏」之間二選一,而是讓每個工具在最適合的場景發揮價值。

小孩才做選擇,我全都要 (手旋轉~)

總結

在這個工作流中,Mermaid 解決的是「怎麼好維護圖解」,Whimsical GPTs 解決的是「怎麼好幫助討論」。

兩者搭配,圖解力才真正成為 PM 的第二語言:既能會議現場即時共識,也能文件裡長期沉澱。不用再忍受會議討論一團亂,吵成一團的老問題。

下次開會前,記得準備好這套雙刀流,當討論開始發散時,你就是那個能快速收斂、讓大家「啊!終於看懂了!」的人。


上一篇
Day17. 告別手刻流程圖的工作流:用 ChatGPT + Mermaid 快速產出
下一篇
Day19. 溝通力-PM 在 AI 時代的 (剩餘?) 價值
系列文
重構工作流-在 AI 的夾擊下,泛 PM 職能應該如何生存並且持續提升管理力19
圖片
  熱門推薦
圖片
{{ item.channelVendor }} | {{ item.webinarstarted }} |
{{ formatDate(item.duration) }}
直播中

尚未有邦友留言

立即登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