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前面兩天縝密的規劃與研究,今天就是我們終極專案最關鍵的執行日!我們直接把 Day 25 的「畫面藍圖」與 Day 26 的「產品邏輯說明書」整合成一份終極指令,交給 Gemini 來完成開發,親眼見證我們課程的集大成之作誕生。
這個「先分析、再開發」的流程,正是我們與 AI 協作的最高境界。它能確保:
就讓我們來實際執行這個工作流吧!
第一步:了解我們的終極 Prompt 結構
今天的 Prompt 將會是我們課程中最長、也最完整的一份。它將完美地結合我們前兩天的所有心血。我們將 Prompt 分為兩個核心部分,這能幫助 AI 更好地理解我們的需求:
底下我們先提供一個結構範本,讓可以看出一個好的 Prompt 是如何組成的:
你是一位頂尖的前端網頁開發工程師,專長打造互動式的金融模擬工具網頁。
請根據我以下提供的「畫面藍圖」與「產品運作邏輯」,為我打造一個專業、直觀且功能完整的「衍生性商品風險模擬器」。
---
### 第一部分:畫面藍圖
[ 在這裡,貼上在 Day 25 所規劃的藍圖內容,包含「情境選擇」、「參數輸入」與「結果呈現」的所有細節。]
---
### 第二部分:產品運作邏輯
[ 在這裡,貼上在 Day 26,請 NotebookLM 根據產品說明書所提煉出的、那份完全白話文、條列式的「最終損益計算規則」。]
第二步:【可以直接複製使用的完整範例】
在這邊已經為準備一份可以直接複製、貼上,並執行的完整 Prompt,讓大家可以直接使用。它模擬了我們前兩天的規劃成果,並且增加更多的「結構型商品」,新增了 FCN(股權連結型商品)與 DCI(雙元貨幣)的邏輯。
你是一位頂尖的前端網頁開發工程師,專長打造互動式的金融模擬工具網頁。
請根據我以下提供的「畫面藍圖」與「產品運作邏輯」,為我打造一個專業、直觀且功能完整的「衍生性商品風險模擬器」。
---
### 第一部分:畫面藍圖
# 頁面佈局
* 情境選擇區:在頁面最上方,讓使用者選擇投資情境。
* 參數輸入區:讓使用者輸入所有模擬需要的參數。
* 結果呈現區:用圖表和數字清晰地展示模擬結果。
# 功能需求
* 情境選擇:提供四個選項按鈕:「保本參與型 (PGN)」、「高收益增益型 (ELN)」、「固定配息型 (FCN)」、「雙元貨幣型 (DCI)」。
* 核心參數:
* 初始投資金額
* 連結標的股價
* (PGN 適用) 期初價格
* (ELN/FCN/DCI 適用) 履約價格
* (PGN 適用) 參與率 (%)
* (PGN 適用) 收益上限 (Capped Return, %)
* (ELN/FCN/DCI 適用) 票面利率 (%)
* (FCN/DCI 適用) 下檔保護價格 (Knock-In Barrier)
* 產品天期 (年)
* 互動核心:
* 一個可以左右拖曳的「到期時股價預測」滑桿,滑桿範圍為 0 到 5000。旁邊需要附加一個數字輸入框,兩者可以雙向連動(拉動滑桿時數字改變,輸入數字時滑桿移動到對應位置)。
* 結果呈現:
* 最終損益金額
* 最終年化報酬率 (%)
* 一個能即時更新的動態損益圖表 (Payoff Diagram)。
* 圖表的 Y 軸範圍應根據「結構型商品」本身的最大獲利與最大虧損來動態設定,以確保產品的損益曲線清晰可見。允許「單純買進並持有股票」的損益線在必要時超出圖表範圍而被裁切。
* 在圖表上,用另一條不同顏色的虛線,畫出「如果當初只是單純買進並持有股票」的損益線,以供比較。
---
### 第二部分:產品運作邏輯
# 保本參與型 (PGN) 的計算規則
如果使用者選擇「保本參與型 (PGN)」,請依循以下邏輯:
1. 如果到期時股價 <= 期初價格,最終獲利為 0。(本金100%保障)
2. 如果到期時股價 > 期初價格,則:
a. 計算標的漲幅率 = (到期時股價 - 期初價格) / 期初價格。
b. 計算參與後報酬率 = 標的漲幅率 * (參與率 / 100)。
c. 將參與後報酬率與收益上限進行比較,取兩者中的較小值,作為最終適用報酬率。最終適用報酬率 = min(參與後報酬率, 收益上限 / 100)。
d. 最終獲利 = 初始投資金額 * 最終適用報酬率。
# 高收益增益型 (ELN) 的計算規則
如果使用者選擇「高收益增益型 (ELN)」,請依循以下邏輯:
1. 如果到期時股價 >= 履約價格:最終獲利 = 初始投資金額 * (票面利率 / 100)。使用者拿回本金加票息。
2. 如果到期時股價 < 履約價格:使用者會被迫用「履約價格」買入股票,但同時也能收到票息。因此,淨損益 = (初始投資金額 * (票面利率 / 100)) + [(到期時股價 - 履約價格) * (初始投資金額 / 履約價格)]。
# 固定配息型 (FCN) 的計算規則
(註:真實世界的 FCN 通常連結一籃子股票,並在期間內持續觀察是否觸及下檔保護價。為簡化模擬,我們此處以單一連結標的在「到期日」的價格作為判斷依據。)
如果使用者選擇「固定配息型 (FCN)」,請依循以下邏輯:
1. 如果到期時股價 >= 下檔保護價格:最終獲利 = 初始投資金額 * (票面利率 / 100)。使用者拿回本金加票息。
2. 如果到期時股價 < 下檔保護價格:使用者會被迫用「履約價格」買入股票,但仍能收到票息。邏輯同 ELN 的情況 2。
# 雙元貨幣型 (DCI) 的計算規則
如果使用者選擇「雙元貨幣型 (DCI)」,由於這是股價模擬器,我們模擬其核心的「二元結果」概念:
1. 如果到期時股價 >= 履約價格:最終獲利 = 初始投資金額 * (票面利率 / 100)。使用者拿回本金加票息(相當於收到強勢貨幣)。
2. 如果到期時股價 < 履約價格:使用者會被迫用「履約價格」買入股票,但仍能收到票息(相當於收到弱勢貨幣計價的資產)。邏輯同 ELN 的情況 2。
第三步:執行生成指令
將 Prompt 貼進輸入框,點選【Canvas】後送出。
請注意:由於這次的指令非常複雜,Gemini 需要比之前更長的時間來處理,這正是 AI 在進行深度思考與編碼的過程。
第四步:初步驗收與體驗
Gemini 完成後,就讓我們來對這個強大且複雜的「金融沙盒」,進行一套健康檢查:
100萬 * min(((1200-1000)/1000) * 80%, 10%) = 100萬 * min(16%, 10%) = 10萬元
。看看結果是否相符。(100萬 * 15%) + [(900-1000) * (100萬/1000)] = 15萬 - 10萬 = 5萬元
。看看結果是否相符。你是一位金融專家,請用白話文解釋這段程式碼中,關於「固定配息型 (FCN)」的計算邏輯。
第五步:根據驗證結果進行微調
在驗證後,我們可能會發現一些希望優化的地方。這正是我們與 AI 進行迭代開發的開始。
【微調範例】
假設我們發現,雖然 Y 軸已經聚焦,但圖表的線條顏色不夠突出。
【優化指令】
做得很好!請幫我做以下兩項視覺調整:
1. 將結果呈現區的說明文字縮短到 100 字以內,語氣更簡潔。
2. 在損益圖表中,請將『結構型商品策略』的線條顏色改成醒目的橘色,並將線條加粗,讓它成為視覺焦點。
〈修改後的畫面〉
恭喜我們!今天我們又成功地完成了一次高難度的 AI 協同作業,打造出了一個足以代表我們最高專業水準的溝通工具。
我們不僅學會了如何使用單一的 AI 工具,更重要的是,我們掌握了如何讓不同的 AI 工具各司其職、協同作戰,發揮出一加一大於二的團隊力量。我們的 AI 助理團隊已經成形,並且具備了應對任何複雜挑戰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