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程、成本,接著是我個人對品質的幾點想法。
小公司接專案,時程與成本(報價)是第一優先考量,之後才是品質,這樣講或者不好聽,但卻是現實的情況。不是說品質不重要,但是由於在報價階段,品質很難量化,所以比較不會被強調。而幾家叫的出名號的大公司可以用他們公司的品牌形象轉換成品質的實際價值,這點也是付出很多努力及很多時間才得到的成果。
品質的定義
**品質指的是「Exactly」 what I expect,不是「More/Less」than what I expect。**這裡舉兩個例子:
一個是一家印度外包軟體公司,承接台灣廠商的程式設計外包案,有一次,台灣這裡的系統分析師想確認印度公司的品質,便故意在規格裡寫了一個明顯的邏輯錯誤,看看印度公司會如何處理,結果,印度公司交付的程式碼,並沒有修正那個明顯的錯誤,而是完完全全的符合那個錯誤。這就是品質。
另一個例子是出口到日本的香蕉,日本從台灣進口香蕉,對於香蕉的外觀、大小…等等都有明確的規範,有一次有一批出口的香蕉全部被退回,原因是香蕉的大小,超過日本方面的規定,但問題是台灣方面並沒有提高售價,也就是說「用同樣的錢買到更大根的香蕉」,照一般常理應該日本方面會覺得「賺到」,但是卻被退回,為什麼呢?後來了解原因,日本方面要求的大小是經過研究之後日本人覺得的「一人份」大小,超過那個大小一點點,會導致「一個人吃太多,兩個人吃又太少」而影響到消費者購買意願(即使便宜也沒差),所以,所謂的品質不必然是「物美價廉」,而是「我願意出錢買剛好符合我的期待的東西」。
品質不是絕對
出廠的1000顆硬碟,買到其中990顆正常硬碟的人認為品質很好;而不幸買到那有問題的10顆硬碟的人就會覺得品質很差。到同樣一家餐廳吃飯,如果服務生老是幫A桌倒水,幫B桌上菜卻慢的可以,回去之後A桌客人對餐廳服務讚不絕口,而B桌客戶卻會將餐廳列為拒絕往來戶。
品質的入門與進階
入門者著重在「成果」的品質;進階者重在「過程」的品質。
下集預告:專案人生─(23)專案管理的九個領域之人力─基礎
印度的例子,負責的工作應該只是coding吧,規格是台灣自己開,當然沒必要去幫你做SA的工作吧? 要達到合約所講的功能,就算完成他們的責任,你就要付錢啦...沒必要多做吧?
這是一般老外的作法,不過,會善意提醒你的邏輯錯誤廠商是否就是沒品質呢?
當然明白「品質不必然是物美價廉,而是我願意出錢買剛好符合我的期待的東西」的道理啦。
只是台灣的老闆們通常即使一開始講好他「期待的東西」,通常在開發過程中會改來改去的,最後不知品質為何物?
至於香蕉例子,我根本認為是日本耍流氓,誰叫你一次要整根吃掉啊? 吃不完放冰箱嘛:P
不是有個故事嗎? 有一人釣了好幾尾大魚,卻都放回河裡(不是放生做善事啦),旁人覺得奇怪,原來他的答案是:「我家的鍋子沒那麼大嘛!」Yes,這就是品質!
1.沒錯,只負責coding。不過如果是台灣人,可能會"忍不住"而去寫正確的程式碼,然後變成雞婆。
2.這不是品質, 請看下圖
3.別激動,只是舉個例子而已。話又說回來,不必日本,台灣對水果的等級區分,就已經包括大小(尺寸)這個項目了。
給達太安的圖(好像應該放在範疇那篇才對..XD)
出處:http://www.umsl.edu/~sauter/analysis/graphics/comics/specs/BusCons.jpg
這個圖我喜歡...
很有意思的圖..
哇哈哈...這個圖曾在在辦公室公佈欄看過...
嗯...太實在啦^^
我覺得最特別的是"How the project was documented"
因為刻板印象中
老外寫文件比我們要精實得多
沒想到也可以拿這一點來自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