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邦幫忙

2019 iT 邦幫忙鐵人賽

DAY 7
0

《第五項修練》的作者Peter Senge認為學習型組織是一個組織,組織中的成員均持續擴張其能力,以創造他們真正想達成的結果,當每個組織成員新想法不斷湧現、擴張並成為習慣時,整個組織就能自由自在的抒發集體願景,每個成員也能持續在組織中學習如何一起學習。

原來這些概念,在1990年,Peter Senge就已經提出來。
不管是書中提出的邊做邊學,還是從過去經驗中學習,其實都是後來Agile或Scrum中所說的持續改善,是同一件事情。

透過自我超越,最後改變心智模式,然後變成一種習慣,在團體中自動自發的持續學習。

Peter Senge以「metanoic organization」來詮釋學習型組織的真諦,希臘文「metanoic」是意指心靈意念的根本改變,這與薩提爾對話中,透過覺察去改變自己也是同樣的道理,也就是最後個體能活出生命的意義。

「需要多長時間,組織才能成為一個學習型組織?」

學習型組織聽起來很美好,但也非一朝一夕就發生的事情。大部分企業無法等待。

但我們試想一下,組織本身也是一個系統。在整個系統運行的過程,要如何去修正它原本的軌道,強行去做改變,那反作用力只會更大,因為你所看到的現況,都是在因果迴路與自然環境運作下的產物。

如果想要改變,你需要的是去細微地調節「回饋環路」;我們有三個基本元件可以去觀察並做一些調節:「不斷增強的回饋」(Reinforcing Feedback)、「反覆調節的回饋」(Balancing Feedback)、「時間滯延」(Time Lagging)。

①不斷增強的回饋
因為不易察覺的小小行動,造成對整個系統發展成巨大的影響。有可能是加速成長或加速衰退。比如,管理者對部屬的期望。對部屬的期望越高,或者特別關照該部屬,該部屬的潛能有可能因此而得到發展,而這種狀況在當管理者看到部屬有更好的表現時,管理者會覺得自己的評估是對的,而更加進一步幫助該部屬;反之,那些潛能較低的人,就會在系統中的表現就越加衰退。也就是大者恆大、強者恆強的概念。

客戶對公司產品的滿意度與效售狀況也是。

在之前D社工作的兩年,剛開始跟S前輩學習,因為佩服S前輩對工作上的認真態度,而向其學習。但因為工作熟悉程度不如已來三年多的S前輩,所以主管大部分時間都直接與S前輩溝通討論,指派任務給S前輩,S前輩再將部分的任務交辦與我,我漸少與主管直接溝通;大部分的任務都是S前輩的附屬任務,被賦予的責任越少,所展現的能力當然越少;因此我在工作上的表現與S前輩越差越遠,也對於這份工作的成就感逐漸降低。這就是明顯的負增強的回饋。

書中說這就是典型的滾雪球效應,也叫做畢馬龍效應。或者可解釋成很多人常說的蝴蝶效應。

「蝴蝶效應(Butterfly Effect) 是指在一個動力系統中,初始條件下微小的變化能引起整個系統長期而巨大的連鎖反應。」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那些枝微末節的事情,大部分的人都不在乎,但最終事情的導向,都在事前早有預兆,在每一次組織的決定中就已經定論了。

②反覆調節的回饋
這是在描述一種趨於平衡穩定的系統狀況。
老子的道德經提到:「道常無為而無不為」。大自然傾向於平衡,天下萬物有其自然的生成,若強硬對組織(系統)做背道而馳的決策,將會付出極大的代價(反作用力)。比如,管理者在極大的預算壓力下,用裁員來降低成本,卻發現剩餘的員工無法負荷接下來的工作量,以為用柔性逼迫員工加班完成超過負荷的工作量,成本果然下降,員工也自然「調節」或「修正」到,剛好達成目標的工作表現。雖然看似組織(系統)已經趨於平衡,但真正趨於平衡的,是這樣的作法,即使任務完成,卻隱含著將會再繼續大量流失員工。

系統會趨於平衡,調節的回饋會提醒員工他需要休息,他須要離開這間公司。

在F社就發生一些很扯的事情。因為老闆要搶香港產品的上市時間,與技術主管討論,技術主管要求增加APP開發人員,但職缺開了很久依然找不到人,老闆就要求員工加班完成。先是系統自動調整成一位Senior離職,沒過多久一位junior也離開了。技術主管眼看要開天窗,要求PO去跟APP leader學習程式開發技巧,要讓PO也去支援開發,達到老闆要求。果然整個組織系統的反作用力極大,PO沒過多久離開,一些人看苗頭不對,也紛紛請辭。整個組織再度趨於平衡,最後APP雖然如期完成,但QUALITY讓老闆不滿意,系統終於崩壞,台北部門整個裁撤。

這只是大自然對系統的反撲,再自然不過。

老闆到最終可能都不知道,整個調節環路到底出了什麼問題,只覺得錢花下去了,為什麼產品還是沒有到一定的質量,想做出改變,卻注定失敗。最根本的原因是,老闆根本不知道這些隱藏的調節環路存在。

③時間滯延
所有的回饋流成都有時間滯延。時間滯延是指行動與結果之間的時間差距。一個變數對於另外一個變數的影響,需要一段時間才看得出來。比如,今天公司僱用了一個人,或許要好幾個月後才能發揮生產力。或者導入新的IoT專案,可能要幾年後才可以真正看到效果。但這些時間滯延常未被老闆察覺而引起動盪。

比如淋浴設備就帶有時間滯延的調節環路。

在D社搞了五年的雲端事業部,也因為上頭沒看到真正的效果,決定收掉。而錯失了轉型的機會。

而目前在E社做的事情,也正是面臨一個轉型的契機。不管是之前敏捷的導入,或者是APP的全面推廣,都是有時間滯延才能看到成效的環路系統。

在團隊的養成也是如此,注意給予團隊成員持續的鼓勵與方向(不斷增強的回饋);隨時調整團隊成員的工作量和成員之間的期待(反覆調節的回饋);並過一段時間review成效做出調整(時間滯延)。

如果調節與看到成效的過程讓它縮短,嘗試系統該如何給予外在回饋的失敗次數就能增多,這應該是任何一個組織所期望的。

期待下週的試驗。


上一篇
見樹又見林的藝術 – 第五項修練
下一篇
第一項修練 – 自我超越
系列文
30天利用教練式引導建立指導新人的SOP30
圖片
  直播研討會
圖片
{{ item.channelVendor }} {{ item.webinarstarted }} |
{{ formatDate(item.duration) }}
直播中

2 則留言

0
williamyeh
iT邦新手 5 級 ‧ 2018-11-29 18:48:06

『我漸少與主管直接溝通。因此我在工作上的表現與S前輩越差越遠』這一句話的因果關係,建議再多闡述一些。

0
williamyeh
iT邦新手 5 級 ‧ 2018-11-29 18:50:18

『果然整個組織系統的反作用力極大,PO沒過多久離開,一些人看苗頭不對,也紛紛請辭。整個組織再度趨於平衡,最後APP雖然如期完成』,有點看不懂為什麼離開了這麼多人,還能夠有『整個組織再度趨於平衡』的結果?

Ivan iT邦新手 2 級 ‧ 2018-11-29 20:57:21 檢舉

趨於平衡就是,假設原本10個人,老闆認為產出不是10個人的產出,無法理解,因此要求大家加班,系統產生反作用力;過一段時間,走到剩下5個人,老闆則認為這5個人的產出是符合5個人該有的產出沒錯,只是產出還是趕不上市場,但又找不到人,老闆因此認為這他可以理解,組織就能處於平衡狀態。(大部分的老闆認為1+1=2,殊不知人月神話中不是這樣計算的。)

我要留言

立即登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