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開始呢?
開始想寫這個議題是來從COVID-19開始的。今年(2020) 疫情後,開始接觸幾本書 鍵結效應(The Bond)、暗示自我的力量(The Practice of Autosuggestion by the Method of Èmile Coué)、解開生命之謎(Life on the Edge),開始深入接觸 量子力學(quantum mechanics),或者開始用 量子力學 的角度,看自己、生命、過去、未來、我、我與他人、群體、團隊、這個世界;我也因此開啟了這段旅程。
寫到哪裡就到哪裡吧!
我是個 #敏捷教練 #敏捷轉型顧問,協助團隊、組織實踐敏捷轉型或是推動(雖然我不愛用推動這個字眼)。過去,我也是個技術主管,在組織內、團隊內領頭與實踐敏捷文化。當然,故事的發展也一如一切應該有的方向發展。
回顧這些經驗,我在局內也在局外,存在不同的視角,回應了我的觀察,產生我自己的觀點,並且成為我神經系統的一部分程式。也因為有我、他人、時間、事件、經歷,驅使我來寫這個題目。
寫到哪裡就寫到哪裡吧!
透過三十天的持續練習,整理思緒
中間我將在量子力學的理論背景下,回望團隊,將涉及到上面提到的三本書或者更多(也可能更少,隨緣)。透過iThome的這個機會,整理自己的思緒,有什麼就自然呈現出來吧!歡迎 我,期待 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