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邦幫忙

第 12 屆 iThome 鐵人賽

DAY 12
3
Modern Web

PM 觀點 - 30 天 redesign 心目中的 LINE系列 第 12

【Day12】LINE vs. 為「通訊與生活」而生的 WeChat (2) 你比較喜歡哪一種設計方式 / 體驗流程呢?

  • 分享至 

  • xImage
  •  

歡迎追蹤,一起在 30 天完成心目中的 LINE redesign

前兩篇聊到 LINE 目前的畫面流WeChat 的聊天與通訊錄設計,這邊要談的是 WeChat 的朋友圈(可以類比成 LINE 的貼文串、Facebook 或 Instagram 的動態牆,這幾個功能一開始設計的目的本質,都是希望可以先幫助使用者拉近與原本就認識的親朋好友的距離,並解此增加用戶黏著度、再進一步拓展到新好友與新人脈圈)。

發現

在 WeChat 點擊發現,畫面會先看到幾個選項,有朋友圈、掃描、搖一搖等功能。

  • 朋友圈:可看到朋友的動態
  • 掃描:掃描加入好友的 QRcode
  • 搖一搖:搜尋同一時刻搖晃手機的人
  • 搜一搜:進階搜尋(比原本聊天及通訊錄的搜尋顯示的相關內容還要多)
  • 附近的人:可以將周遭的朋友加入好友
  • 小程式:類似站內 APP 的概念,運行速度會比站內開啟網頁來得快,且會跳脫原本的服務設計,呈現新的導覽列與網站內容,等同 LINE 的 Mini APP

其中,點擊搜一搜時,可以發現他有一個很特別的連結叫做「圈子」,點擊圈子就可以開起一個小程式,且可以看到每一個圈子都是以不同議題來畫圈,讓原先不認識的網友們,能因為對同樣的議題感興趣而集合在一起,這應用方式就有點像是 Facebook 社團及 LINE 的社群。

那我自己會覺得,圈子更好用的地方是,點進圈子,有點像是 Facebook 社團的設計,可以直接看到圈子的公告(可放類似 FB 社團的版規、LINE 社群記事本的規定)等,並可將圈內議題區分為最新、熱門、精華。

這就是小程式的價值。讓使用者可以從對話疊加、發散、比較不好進行議題討論與管理的聊天室,透過開啟小程式的方式(使用者不用另外安裝APP),既可以達到將使用者繼續留在原本的 APP 的目標,又能依照不同使用情境的變化與需求,提供最適的使用體驗,而非侷限於原先的聊天室設計。

發現 - 朋友圈

回到跟自己熟悉朋友所屬的朋友圈,在朋友圈就跟一般社群發文一樣,可以發佈個人動態,只是朋友圈的概念會跟 IG 較接近,會想引導使用者透過照片來分享生活~~

不過我自己一開始在操作朋友圈時,有遇到一個覺得不習慣、怪怪的地方。就是在朋友圈內,好像無法簡單點一個按鈕就新增個人動態(?) 不過不確定是不是因為我跟 WeChat 不熟的關係 XD 從流程上。原本的操作流程是:

  1. 先點擊朋友圈的個人圖片(圖一)
  2. 透過 1. 的點擊跳到功能頁再點擊朋友圈(圖二)
  3. 點擊選一張今日照片(圖三)
  4. 上傳照片(圖四)
  5. 點擊發佈,至此才成功發布個人動態

感覺經歷有點多步驟,應該是要發動態的意念要足夠堅定,才會走完這些流程 XD

08:12 更新:隊友跟我說,點擊圖 1 右上角的相機 icon 就可以新增朋友圈動態!!不得不說,我曾懷疑過這個 icon 是不是這個用途,但他的位置及選擇照片前的流程文字,都讓我以為這是要上傳封面動態的照片用的,果然不能跳過每個功能的嘗試哦! XDD

其中,過程覺得有一個很方便的地方是,發佈朋友圈時,可以將使用者之前在通訊錄進行的標籤分類作為發佈對象的過濾與選擇。

這對於好友中充滿私人朋友與工作夥伴的 LINE 的操作體驗上,真的會非常有幫助。

小結

今天先到這邊告一段落啦!你喜歡競品設計分析的單元嗎?接下來會再觀察一下另外兩組競品,就可以整理一下並收斂成屬於我們的設計了~~

設計是為了解決問題,且是要解決「真實問題」。

我始終覺得,有時候呢,設計師或 PM 對技術的不了解及對體驗設計精神領悟的不透徹,會大大限制對產品的想像。同樣的,這樣設計出來的解決方案也會少了些 aha-moment,且只是看似有解決當下問題的挖東牆補西牆,而非有系統概念且有連貫性的「方案」。

因此,才需要新的學習與刺激。這就像多去不同城市或國外走走、離開自己熟悉的環境、領會不同的人文風情,去了解別人為什麼這樣想、那樣做,這除了可以打開自己的眼界,還能激盪不同靈感(因為即使看到別人的設計,通常都還是有覺得可以更好的地方),再將這些吸收到的資訊內化後,就能探索出更符合使用體驗、並保有巧思或心意的服務設計。


謝謝你的瀏覽。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歡迎點擊追蹤&訂閱接收更新通知,一起體驗 30 天完成心目中的 LINE redesign。如果有任何指點與建議,也歡迎留言交流,一起激盪更好的優化與創意。

我們明天見:)


上一篇
【Day11】為「通訊與生活」而生的 WeChat (1) 介紹與畫面流
下一篇
【Day13】為「團隊協作」而生的 Slack (1) 介紹
系列文
PM 觀點 - 30 天 redesign 心目中的 LINE30
圖片
  直播研討會
圖片
{{ item.channelVendor }} {{ item.webinarstarted }} |
{{ formatDate(item.duration) }}
直播中

1 則留言

1
dongon
iT邦新手 5 級 ‧ 2020-09-25 12:01:36

謝謝大大無私的分享

Rafeni iT邦新手 5 級 ‧ 2020-09-26 21:00:53 檢舉

/images/emoticon/emoticon25.gif

我要留言

立即登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