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追蹤,一起在 30 天完成心目中的 LINE redesign
昨天談到 Discord 的定位與特色,今天來看看 Discord 的畫面流吧!
這邊一樣沒有擷取全部畫面,因 Discord 與昨天聊的 Slack 的功能某種程度也有很多的相像的地方、就不重複討論,所以主要是分享兩者的不同之處。
嚴格來說,Discord 不算有一個很明顯的著陸頁,不過這也可能跟 UI 設計所採用的呈現方式相關。左圖一是 Discord 的側欄選單,顯示頻道等相關資訊,這種從左側滑出、且沒有滿版的設計,從視覺上來看,會誤以為該視窗是浮動在其他頁面之上,看起來比較輕便,卻同時也比較沒有獨立一頁聚焦的感覺(註1)。
註1:而昨天提到的 Slack,是將頻道等資訊做滿版處理,看起來比較有獨立一頁索引的效果。
從左圖二可看出,在 Discord 邀請成員的方式,是用 Email,且 Discord 還能在網頁上運行,因此以連結開啟聊天室的方式的確是比較實用的。
再看左圖三,可以看出 Discord 除了可以在工作空間下建立頻道、並選擇是要文字還是語音頻道或限制級頻道,還能增加一個類別,將這些頻道區分組結合,這在頻道多時,的確可以更方便查找。
此外,長按頻道名稱時,還有相關進階功能可以挑選。或是可以在聊天室中點擊成員,並進行相關資訊備註。
另外一個有趣的功能是,即使是免費版的 Discord ,也可以設定權限,且權限功能被分超細!至於其他的留言、釘選、及 emoji 的基本功能,Discord 有都有~!
最後一樣補上導覽列的架構圖,這幾次看下來,會覺得很有趣的地方是,同樣是通訊軟體,每一家選擇在導覽列所放的內容都會有一些不同,而正是因為這些細微的思維不同,在末端分出了各家品牌不一樣的差異化與特色之所在,並讓人意識到其不同之處。
通訊軟體大概講到這邊,這幾天從 WeChat、Slack 到 Discord,看了許多通訊軟體。
接下來,想談談 LINE 貼文串的優化。這時就很適合待到常見的社群好朋友,Facebook 與 Instagram,不過接下來不是要聊這兩家的排版設計,而是要了解他們的演算法~
謝謝你的瀏覽。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歡迎點擊追蹤或訂閱接收更新通知,一起體驗 30 天完成心目中的 LINE redesign。如果有任何指點與建議,也歡迎留言交流,一起激盪更好的優化與創意。
我們明天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