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邦幫忙

2021 iThome 鐵人賽

DAY 11
0

「你幫我在這個流程中加入一個cache的機制......」
「幫我弄一支手機....」
「走,我們明天去台北...」

上面三個句子,在你我生活中可能都接過這樣的指令,然後也可能下過這樣的指令。
不過能進一步回憶,直接執行這樣指令的結局,通常都是好的嗎?
雖然要看狀況,但我經驗中這些都不會有好下場。

有發現這些指令的問題在哪邊嗎?所有指令都「去情境化」了!!
這些指令發出後,讓收到指令的人完全不知道背景或者前因後果,因此只能依照你「字面上的意思」去執行。

人在高壓緊急情況的時候,是會非常專注並深入在自己面對的問題中,除非是某些專職的醫療或者救援團隊,整個團隊都接受過嚴格的訓練,並有十足的默契,否則專注處理危機情況的人發出指令,後面的人大概都很容易漏接。

不過,我要把狀況拉回來一點,我們並不是醫療或者救援團隊,我們幾乎不會碰到這種危急存亡的情況,所以,我認為我們一定有空間與機會,「把背景描述清楚!」

「你幫我在這個流程中加入一個cache的機制,我觀察到這邊有重複呼叫,拉高loading」
「幫我弄一支手機,線上有一個VIVO的使用客訴」
「走,我們明天去台北,有一個三天兩夜的社群活動」

有了情境,是不是覺得接手幫忙的人有更明確的應對方式了呢?
或許那個重複呼叫是必然的,他有帶不同參數你沒注意到;或許loading拉高,才是需要關注的,根因並非是重複呼叫;或許你們的開發規範中,不需要考慮該品牌手機;或許,社群活動都改線上了呢?

而如果身為執行者,發現這種去情境化的指令時,該怎麼辦?沒有別條路了,就問問題吧。


上一篇
工程師要的是什麼?
下一篇
說話的藝術
系列文
專案/團隊管理的無字天書30
圖片
  直播研討會
圖片
{{ item.channelVendor }} {{ item.webinarstarted }} |
{{ formatDate(item.duration) }}
直播中

尚未有邦友留言

立即登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