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邦幫忙

一人公司相關文章
共有 24 則文章
鐵人賽 生成式 AI DAY 24

技術 Day 24: 架構師切分邊界:shared vs desktopApp 的架構重構

前言:專案結構的困惑 最近在看 Grimo 專案時,我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 shared 模組到底該放什麼? 看了一下 build.gradle.kts,sha...

鐵人賽 生成式 AI DAY 23

技術 Day 23: UI 設計師做特效:從星光到魔法陣的載入動畫旅程

前言:從靜態到動態的探索 昨天搞定了基礎組件和 GrimoColors 設計系統。 但總覺得少了什麼。 載入畫面有背景圖、有魔法書,但還是太靜態。我開始搜尋「m...

鐵人賽 生成式 AI DAY 22

技術 Day 22: UI 設計師出手:打造現代化的 Desktop UI 組件

前言:從設計稿到程式碼 Day 04 討論過設計系統,但一直停在概念階段。 今天要動手了。 「設計系統建立了,但怎麼轉成程式碼?」我看著之前的筆記發愁。 Des...

鐵人賽 生成式 AI DAY 21

技術 Day 21: 創辦人週報:好的流程讓一人公司也能高效運轉

週日晚上的反思 週日晚上,我剛完成這週的開發任務。 如果是三個月前的我,絕對無法相信一個人能在一週內完成這麼多工作。 答案就在這週建立的流程中。 第三週的旅程回...

鐵人賽 生成式 AI DAY 20

技術 Day 20: 架構師的決策記錄:為什麼選擇 MADR 來紀錄

前言:那些被遺忘的決策 還記得三個月前,我決定用 SQLDelight 而不是 Room。當時的理由是什麼?為什麼不選擇 Exposed?有考慮過什麼替代方案嗎...

鐵人賽 生成式 AI DAY 19

技術 Day 19: 開發工程師接任務:依據 Task 開工並檢驗完成,維護文件一致性

昨天談了如何撰寫完美的 Task 文件,但再完美的規劃,如果不能正確執行,也只是紙上談兵。 今天要分享的是我在一人公司中最重要的發現。 開發不只是寫程式,更是確...

鐵人賽 生成式 AI DAY 18

技術 Day 18: 系統設計師規劃任務:Task 的定義與撰寫

每個開發者都經歷過這種時刻: 腦海中:「我要做一個超酷的功能!」 ↓ 打開 IDE:「呃...從哪裡開始?」 ↓ 2 小時後:「我剛剛想做什麼來著?」 想法很...

鐵人賽 生成式 AI DAY 17

技術 Day 17: 系統設計師撰寫規範:讓 AI 助手透過 CLAUDE.md 理解開發流程

還記得第一次讓 Claude 幫我寫 Kotlin 程式碼時的對話: 我:幫我加個新功能到專案裡 Claude:好的,請問是什麼專案?使用什麼技術棧? 我:Ko...

鐵人賽 生成式 AI DAY 16

技術 Day 16: 文件總編輯出手:設計 docs/ 目錄架構的藝術

昨天建立了標準化的開發流程,每個任務都有了完整的文件記錄。 但很快我就遇到新問題: docs/ ├── task1.md ├── design.md ├── b...

鐵人賽 生成式 AI DAY 15

技術 Day 15: 系統設計師定義流程:從混亂到有序的開發標準化

還記得剛開始 Grimo 專案時,我的開發流程是這樣的: 腦海中有個想法 → 直接寫 code → 跑起來再說 → 出問題了再改 → 忘記改了什麼 → 重新來...

鐵人賽 生成式 AI DAY 14

技術 Day 14: 創辦人週報:重新學習一套開發生態框架讓開發如此順利

上週結束時,我在週報裡寫道「放下固有習慣,擁抱 Kotlin 哲學」。 這週,我真正體會到這句話的含義。 第二週的變化很明顯。程式碼產出比第一週大幅增加。功能完...

鐵人賽 生成式 AI DAY 13

技術 Day 13: 開發者的資料庫魔法:類型安全的 SQLDelight 存取之道

昨天解決了 Compose Desktop 的除錯問題,今天要來處理資料層。 為什麼選擇 SQLDelight? 當你在做 KMP 專案時,資料庫選擇是個大問題...

鐵人賽 生成式 AI DAY 12

技術 Day 12: 開發者的困擾:Compose Desktop 不好除錯

昨天學會了用 ARS 做技術研究,今天馬上就派上用場了。 下午我正在開發 Grimo 的專案列表功能。 突然,應用程式崩潰了: Exception in thr...

鐵人賽 生成式 AI DAY 11

技術 Day 11: 為什麼你需要一個 AI 架構研究專家(ARS)

昨天定義了 Clean Architecture + MVI 的架構規範,但我發現了一個問題。 研究深入一點就卡住了。 什麼是 ARS? ARS(Archite...

鐵人賽 生成式 AI DAY 10

技術 Day 10: 系統設計師定規範:Clean Architecture + MVI

昨天從零開始設計了 Grimo 的專案架構,今天要來定義更細節的架構規範。 我站在白板前思考。 我有 10 年的後端開發經驗,熟悉六角架構(Hexagonal...

鐵人賽 生成式 AI DAY 9

技術 Day 09: 系統設計師從零到一:Kotlin Multiplatform 專案架構

昨天用 AI 輔助學習了 KMP 最佳實踐,今天該來實戰了。 作為系統設計師,我要從一張白紙開始規劃整個專案架構。 還記得第一次看到 Kotlin Multip...

鐵人賽 生成式 AI DAY 8

技術 Day 08: 架構師學習之路:從 KMP 官方文件到最佳實踐

當你同時扮演架構師、開發者、測試員時,如何快速學習新技術? 讓 AI 成為你的學習夥伴。 經過上週的翻車和反思,我終於放下 Java 習慣,擁抱 Kotlin...

鐵人賽 生成式 AI DAY 7

技術 Day 07: 創辦人週報:放下固有習慣,擁抱 Kotlin 哲學

一週過去了。 作為一人公司的創辦人,每週日我會花時間回顧這週的決策、失敗和學習。這不是給投資人看的粉飾報告,而是對自己誠實的反思。 這週的主題很明確:我被自己的...

鐵人賽 生成式 AI DAY 6

技術 Day 06: 兼任架構師翻車現場:初次見面的血淚史

「我有 10 年的 Spring Boot 經驗,整合個 Compose Desktop 能有多難?」 ——翻車前一小時的我 前情提要:自信滿滿的架構師 昨天的...

鐵人賽 生成式 AI DAY 5

技術 Day 05: 兼任架構師的選型會議:Kotlin Multiplatform 生態與取捨

昨天的設計總監把 Grimo 的視覺語言搞定了。 今天,我要扮演架構師。 在一人公司裡,技術選型沒有漫長的會議和討論,只有我一個人的主觀判斷和滿滿的自信。 架構...

鐵人賽 生成式 AI DAY 4

技術 Day 04: 設計總監上線:從 Logo 到 UI 風格的 Design Language

昨天搞定了域名和 GitHub 組織。 今天,我需要一位設計總監。 問題是,我是工程師。對設計一竅不通。但一人公司的好處就是——我可以找 AI 當設計總監。 尋...

鐵人賽 生成式 AI DAY 3

技術 Day 03: CTO 打造品牌入口:域名與 GitHub 組織規劃

昨天的市場總監為產品取了名字——Grimo。 今天換我了。我是 CTO。 有了名字,接下來要做什麼?當然是給它一個家。在數位世界裡,這個家就是域名和 GitHu...

鐵人賽 生成式 AI DAY 2

技術 Day 02: 市場總監登場:命名不只是浪漫,尋找產品命名靈感

昨天,我是那個理想滿滿的創辦人,談著 AI 工具的痛點和機會。 今天呢?我搖身一變,成了市場總監。 第一個任務:為產品命名。 聽起來簡單?其實這可能是創業過程中...

鐵人賽 生成式 AI DAY 1

技術 Day 01: 為什麼要打造自己的 AI 開發助手?從痛點到一人創業想法

你有過這種感覺嗎? 用了一堆 AI 工具,本來是想節省時間,結果反而被迫當「上下文搬運工」和「設定檔管理員」。 早上用 GitHub Copilot 補程式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