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邦幫忙

2021 iThome 鐵人賽

DAY 17
0

前言

今天來部份自我介紹,聊聊身為 Scrum Master 的一些經歷。一如系列文章的初衷,希望能觸及團隊任何成員,從而引發思考,因此今天雖然談 Scrum Master,但歡迎大家皆以 Scrum Master 自居,讓它不僅是角色,更是一種精神。

與敏捷的緣份

我第一次接觸到敏捷是在大學時期,參加了以「軟體工程」為主題的短期校外課程,由於時間有點久遠,已經忘記當時是否有看到更詳細的課程介紹,總之課程開始時就帶出了敏捷。至今最有印像的大概就是那張由海報紙構成的看板,與各種顏色的便利貼了。

沒有適當「學以致用」的機會相當可惜,這就發生在我第一次接觸敏捷之後,在當時並沒有特別拿它來用的時機,接下來與敏捷的接觸就只剩下一些研討會。又過了幾年,到了工作職場,有幸參加相關培訓,再一次拿起敏捷,而後身為 Scrum Master,自己投入更大量的時間學習,透過閱讀書籍、看著各位大神的分享,並一步一步實踐在團隊上。

緣份就是這麼奇妙,誰會想到今天會成為 Scrum Master,然後把這些經歷寫成文章呢?

Scrum Master: Day 0

什麼?明天就是 Scrum Master?雖然參加過相關課程、讀過書、聽過分享,但明天就上陣了,首要目標是向團隊成員傳教,傳什麼呢?自許是傳敏捷精神。

幸運的是,在我進到公司前,就有部份成員曾經嘗試過,而隨時代累積的一些處事習慣也多少有敏捷的影子,這麼說來並不是從零開始,我要做除了是為新成員說明,更是要重新燃起全員對敏捷的熱情,這說來簡單也困難,為什麼敏捷之火會變小呢?透過觀察,我得到一些啟示,但這邊賣個關子,我多少把它分攤到各篇文章去了。

於是懷著感恩的心,已經有前人鋪陳了,現在做來應該會更為輕鬆。

是嗎?也對也不對,總之我還是準備了課程,從最單純的 Scrum 介紹,用自認為白話的方式表達 Scrum Guide 並反覆提醒敏捷精神。

Scrum Master: Day 1

隨著課程開始,我就帶出我的想法,告訴大家,今天是來「再」次敏捷的,一來之前內部已有基礎,二來我認為敏捷應該是天生的,留存在大家的行為模式當中,這個觀點我在之前的文章「自然而然的敏捷導入」與「Scrum 也自然嗎」分享過。

於是我這麼解釋 Scrum:「Scrum 提示我們事情本該如何做」。

並且強調了兩件事:

  1. 了解背後的含意,遠比你背下名詞有用。
  2. 東西總是變動的,會持續進步,敏捷 / Scrum 也不例外。

當然免不了的就是基本的名詞介紹,從常見的 3355 展開,角色、產出物、活動、價值觀,再到三大支柱。並且介紹了 User Story 的撰寫技巧 (INVEST)、Story point 估算的概念 / 方式 / 背後真正的價值、Daily Scrum 應該怎麼開 / 用意是什麼、Review 的正確態度、Retrospective 的重要性等,並時不時拋出開放式問題,希望同學們能夠反思。

誤打誤撞的引導

姑且說當時的我是一位有「勇氣」的新手 Scrum Master (自己說…),對於引導這門藝術並不熟悉,但恰好我問了一系列的問題,目的是要引發團隊成員反思,找出箇中盲點,我的出發點很單純,只是想讓成員自己找到答案,因為自己找到的才是自己的,我給出來的答案並不見得適合所有人

現在看來是一種引導的展現。透過問題引導團隊思考,在這整個敏捷化的過程,有什麼謬誤、好處、壞處,過去面對什麼問題、接下來想怎麼改善等。

然後團隊就當機了。

欸?故事是這樣接的嗎,是的,引導是引導,但有些問題本來就很難,除了更多的技巧與耐心投入,也多給團隊一些空間吧!

導入的疑問

雖然對我來說,在觀念上完全沒有衝突,如同我認為 Scrum 很自然,所以也沒什麼導入不導入的,我們需要了解需求、需要產生 MVP 來提早取得回饋、需要隨時檢視並調整,這也許跟我從小時候開始接觸敏捷有關。

此外,還有一件非常幸運的事情,想要執行 Scrum 的想法源自高層,所以我不需要再向上說服。

但對於團隊成員,即便沒有強烈的表達,對於「怎麼多了一些活動?」、「為什麼要多開這些會議?」、「為什麼說 Daily 不是單純在報進度?」、「為什麼要一次找這麼多人討論?」諸如此類的疑問多少還是有的。

我選擇把它辨別為「疑問」而不是反彈,因為我相信這是因為還不熟悉 Scrum 活動背後的精神產生的副作用,作為 Scrum Master 面對這些疑問,需要反覆解釋,提醒這些活動背後的目的、精神與價值。Scrum 是來幫助我們,而不是拿來增加工作量與煩惱的。

Scrum Master: Day N

光說不練沒什麼用,很快的我們就投入第一次衝刺,也許與多數團隊不同,我們直接以 Trello 作為虛擬看板,就這麼跑到現在。

Scrum Guide 內提到的活動全部執行,從「守」開始,這當然要感謝團隊成員的投入,各活動執行的熟練度也越來越高,甚至我們還可以遠距完成所有的活動 (未來再分享),一切逐漸步入正軌,…… 除了 Burndown Chart 的變化不太美觀之外。

嗯?Burndown 為什麼 Burn 不了呢?

這一時半刻說不清楚,每個團隊遇到的問題不盡相同,關乎到企業、團隊與成員的文化、背景、技能,這也是 Scrum Master 可以發揮價值的所在,短期視自身能力進行救火,中期引導團隊找出問題並改善,長期形塑自我管理與成長。當然,就算自己不是 Scrum Master,這些事情完全是任何成員可以主動進行的,就在我們看到 Burndown Chart 投以需要改善訊號之時,這個透明也應該隨之引發檢視與調適。

反思:在風眼當中

我會這樣比喻,一位充滿熱情、活力滿滿,希望讓團隊重拾敏捷的「變革者」,透過不斷觀察並推動各式各樣的改變,就像捲起風暴一般,隨時襲擊團隊的舊習慣,然後這位樂在其中的變革者自己處在風眼當中,相對平靜。

讓我們互相提醒,推動任何的改革時,必須時時關切團隊成員的感受,以同理心隨時換位思考,別讓風暴吹散了大家。同時,變革也不會是單一人的事情,每個人都可能、也鼓勵成為變革者,保持開放心胸,為團隊帶來更多的新思維與可能性。

好了,今天先到這裡,明天繼續。


上一篇
信任與安全感
下一篇
成為 Scrum Master:更基本的部分
系列文
我們與敏捷團隊的成長31
圖片
  直播研討會
圖片
{{ item.channelVendor }} {{ item.webinarstarted }} |
{{ formatDate(item.duration) }}
直播中

尚未有邦友留言

立即登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