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因斯坦的「E = MC2」公式說明能量等於質量乘以光速的平方,第一次說明了能量和質量是可以互相轉換的,進一步可以推論出「萬物皆能量」,消除了實體世界和思維世界的界限。
在愛因斯坦劃時代的發現問世後的20年間,兩位量子物理先鋒也提出革命性的發現。一是波爾的「粒子與波動二元性」(Wave-particle Duality),指出光具有雙重特性而且不可能二者擇一。另一是海森堡的「測不準原理」(Uncertainty Principle),指出我們不可能同時衡量出一個次原子粒子的所有特性。波爾和海森堡的發現等於是宣告:實體物質到了它最基本層次時就不屬於任何東西了,觀察也會影響粒子的行為,宇宙是意識所構成,物質和能量只是意識所採取的兩種形式。
物質世界的每一樣東西都是由原子所組成,原子是由能量所組成。能量則是由意識所組成,物質、能量、意識都是循著相同閉聯集(Continuum)之不同頻率的東西。思想創造物質,也創造實體世界的一切(境由心生),我們的思維會對實體的存在性,帶來直接且具因果關係的影響。
自然界或宇宙間的每一個現象都是由一個概念或信念開始的。每一個信念都會散播出獨特的頻率,誘發後續行為的共鳴,你的信念是你所做所為的「因」。成功的秘訣就是要有目的、要有耐心、要做個主動積極的行動派,成功的3大法則分別是:
(1)吸引力法則(正面能量吸引正面能量,負面能量吸引負面能量)
你生命中的一切,都是你吸引過來的,包括不好的人事物。如果你想的是好事情,好事情就會來找你,如果你想的是壞事情,壞事情就會來找你麻煩。共鳴的行動會隨著因與果一起出現,意念會創造出擁有相同型態或樣式的事件以及環境,並與那些意念產生共鳴。
(2)孕育法則(自我催眠刻畫在無意識頭腦的心田深處)
可以和吸引力法則互補。必須給信念(種子)充裕的時間,好讓它萌芽和成長,同時不疾不徐地生根茁壯,並找到所需的資源。只要你明白自己想要什麼,並有足夠的耐心放手讓它自己進行,就一定能夠夢想成真。
(3)行動法則(神經重新調整程序)
要讓植物成長,光靠種植和等待是不夠的,必須確保種子生長時所需的環境和資源都能及時到位。
頭腦分為意識的頭腦和無意識(又稱潛意識)的頭腦。意識的頭腦是頭腦中掌管思考和理性的部分,這個意識光譜從最低頻率排到最高頻率,分別是意志、記憶、知覺、推論、直覺、想像。儘管意識的頭腦讓人嘖嘖稱奇,但是處理能力卻受到極大的限制。
無意識頭腦(力量中樞)是藏在意識底下的一股神秘力量,是所有「習慣」的儲藏室、成就的發源地,在我們這一生中的每一秒,無意識頭腦都在不停的工作著,當你一而再、再而三地去做某些事情,最後到達爐火純青的境界,所創造出來的習慣,就是一種心態或信念。一旦無意識接受了一個想法,它就開始執行,世界上許多所謂的奇蹟或思維模式的轉移,都是透過自我暗示的方式產生的。
為什麼我們經常設定目標,可是卻老是達不到目標?原來目標的設定是歸意識管轄,但是目標的達成卻是無意識的功能。更有趣的事情是,意識所看到的目標和無意識所看到的目標,竟然不是同一樣東西。無意識透過思維影響一個人思考的方式,進而影響其行動。既然無意識蘊涵無窮力量,我們就應該努力來訓練控制無意識。要想達成目標就要善用意識頭腦和無意識頭腦,先透過意識把目標視覺化,讓目標的圖像鮮明且清新,只要該圖像重複的鮮活出現,就能透過感官將刻印材料提供給無意識,將目標銘刻在無意識頭腦中,不斷利用自我暗示讓無意識工作,讓意識的頭腦所看到的目標和無意識的頭腦所看到的目標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