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邦幫忙

DAY 17
6

專案管理說分明系列 第 27

掌握先機的問題分析決策(四之四)

問題不能拆開來看,要從整體、全面的角度觀察,找出各個問題的關聯性後,才能見到問題的真貌,根本解決問題。
問題不能拆開來看,要從整體、全面的角度觀察,找出各個問題的關聯性後,才能見到問題的真貌,根本解決問題。經理人必須具有回答下列問題的能力:
要改變什麼?(現況)
要變成什麼?(目標)
要如何改變?(策略)

除了考慮局部和整體的關係之外,系統思考也考慮時空距離的影響,因為今日的問題常常來自於過去立意良善的解決手段,如通用汽車為了讓自己的汽車銷量更好,因此刻意補貼租車業者,以為可以增加試用的機會,並帶動銷售量,但萬萬沒想到由於租車業者常常換車,反而帶動了二手車市場,成為自己新車銷售量最大的威脅。不明白其中系統的人,常常向外歸因於「日本車」的威脅,殊不知愈努力卻愈加速帶來問題。

高德拉特(Eliyahu M. Goldratt)的「制約法」(Theory of Constraints, 簡稱TOC)最明確的工具是撥雲見日圖(Cloud)。我們以先前馬英九總統和最大在野黨—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展開的兩岸經濟合作協定(ECFA)大辯論為例,雙方針鋒相對,蔡英文質疑簽ECFA是為了大財團、大企業爭特權,馬英九則反擊說只是為企業爭平權。蔡英文指出「民進黨是和全世界走向中國,但國民黨是透過中國走向世界,這是兩黨最大的差異。」

基本上馬英九和蔡英文的目標都是「臺灣全球化,與中國互動」,不過兩人對達成目標的主張卻不同。馬英九主張「透過中國走向世界」,蔡英文則主張「和全世界走向中國」。馬英九採取的行動是「簽ECFA是全球佈局的一環」,蔡英文採取的行動則是「經由WTO不向中國傾斜」,這兩者是對立與衝突的。馬英九認為,為了追求「臺灣全球化,與中國互動」,必須「透過中國走向世界」,所以認為「簽ECFA是全球佈局的一環」,簽ECFA是急迫且重要。蔡英文則認為,為了追求「臺灣全球化,與中國互動」,必須「和全世界走向中國」,所以認為「經由WTO不向中國傾斜」,簽ECFA並不是急迫且重要。

為了消除錯誤假設,突破對立僵局,必須檢討出雙方都能妥協的解決對策,因此必須針對每一個雙箭頭符號,考慮每一個假設,並且逐一檢驗,找出錯誤假設。

想要消除對立,就必須朝四個方向著手—尊他、重己、時宜、妙策。

消除對立的方法共有「尊重對方需求法」、「尊重自己需求法」、「時地制宜法」以及「第三妙策法」4種。所有方法都是找出隱藏在彼此行動裡的「需求」,並且予以尊重。

透過消除對立的4種方法進行質疑之後,在無須妥協的情況下,消除對立的狀態,進而找出雙贏策略。為何可以無須任何妥協,便消除對立與衝突?那是因為彼此都以「臺灣全球化,與中國互動」為共同目標。換句話說,與其著眼於「經由WTO不向中國傾斜」與「簽ECFA是全球佈局的一環」間的對立,倒不如找出彼此的共同目標,才是最出色的解決對策。
尊他—為何「經由WTO不向中國傾斜」,就無法做到「透過中國走向世界」?
重己—為何「簽ECFA是全球佈局的一環」,就無法做到「和全世界走向中國」?
時宜—為何「經由WTO不向中國傾斜」無法與「簽ECFA是全球佈局的一環」並存?
妙策—為何「透過中國走向世界」無法與「和全世界走向中國」並存?


上一篇
掌握先機的問題分析決策(四之三)
下一篇
達成〈我的IT生活鐵人專案計畫〉的第四個里程碑
系列文
專案管理說分明50
圖片
  直播研討會
圖片
{{ item.channelVendor }} {{ item.webinarstarted }} |
{{ formatDate(item.duration) }}
直播中

尚未有邦友留言

立即登入留言